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网转载

湿地修复、四大“千亿产业”:湖南省林业局公布2018“湖南林业十件大事”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9-03-01 00:00

治理后的毛里湖重新焕发风采。卢祖华/摄

在救助区闲庭信步的雄性麋鹿。

WechatIMG418---.jpg

在洞庭湖栖息的鸟类。左边黄嘴为中白鹭,右边是小白鹭。

  近日,湖南省林业局公布2018年“湖南林业十件大事”。回顾去年,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到打造湖南林业四大“千亿产业”、“4·26”特大非法收购运输野生动物案的侦破、完成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等,体现了湖南林业历大事、经难事、抓要事、非同寻常的一年。

  1、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阁老巡护监测点,详细了解洞庭湖湿地修复和候鸟、麋鹿、江豚等野生珍稀物种种群保护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洞庭湖湿地修复和种群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让广大林业人倍受鼓舞,激励和鞭策着林业人继续坚定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把洞庭湖打造成一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明珠。

  2、全省林业机构改革顺利推进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湖南省机构改革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2018年10月29日上午,湖南省林业局正式挂牌成立,属正厅级省政府直属机构。省本级机构改革中,省世界遗产与风景名胜保护研究中心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成建制转隶至省林业局,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由省农业农村厅成建制转隶至省林业局。全省所有市州林业局全部保留,县市林业局基本保留,林业发展的组织基础继续保持稳定。

  3、省林业局直属机关党建工作创新机制显成效

  2018年,省林业局直属机关坚持以党建工作统领全局,不断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完善局领导联系支部、局直属机关党委委员联系片区和党支部书记联系党员的党建责任“三级联动机制”;坚持党支部书记、局直单位党委书记和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向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党员述职的“三级述评机制”;建立每个支部一个学习活动室、每周二下午为学习日、每月有学习计划、每次学习有记录的“四每”经常性教育机制;开展上一堂廉政党课、听一场专题讲座、学一本法规选编、编一本执纪案例、开展一次现场教育、组织一次支部讨论的局直属系统“六个一”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等等。在省直单位党组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考核中,获最高评价等次。

  4、湖南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全省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由2014年时任省长杜家毫提出、2015年省人民政府同意,由省林业局(原省林业厅)、省财政厅共同部署的一项重大工程,涉及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落实之严、动员之深均前所未有。2016年至2018年间,全省禁伐区面积达到7986万亩,覆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减少采伐量1500万立方米,减伐幅度达44.7%。禁伐减伐三年行动成效显著,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2018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59.82%,森林蓄积量5.72亿立方米;森林质量明显提高,林分蓄积每公顷达60.2立方米;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超过1.1万亿元。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用禁伐减伐留住绿水青山,让湖南既有青山绿水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价值。

  5、洞庭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林业部门以“清杨”为突破点,组织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全年洞庭湖区4个自然保护区共清理杨树10.38万亩,拆除矮围网围472处124.46万亩,搬迁拆除砂石码头堆场84处,解除洲滩对外承包合同200余份;组织编制了《湖南下塞湖矮围拆除后生态修复方案》《湖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杨树清理迹地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等;修复自然保护区杨树清理迹地和洲滩面积共17.67万亩,科学鉴定确认生态矮围14处。为改善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湿试点范围覆盖全省14个市州44个县市区48个项目点,共完成试点面积2.643万亩,截流净化农业面源污染总面积约94万亩,年净化污水能力达69893万立方米。经检测,面源污染水质通过湿地净化后由近Ⅴ类提升至Ⅳ甚至局部达Ⅲ类。通过上述工作,湿地生态修复区域植被覆盖度从30%提高到了95%,湿生植物多样性和鸟类多样性均显著提高,东洞庭湖麋鹿种群数量已达182头,江豚数量达120头;2018年洞庭湖越冬候鸟种群数量达24万多羽,为近10年最高,生态保护恢复成效显著。

  6、湖南全力打造林业四大“千亿产业”

  省林业局积极打造油茶、竹木、森林旅游、林下经济四大“千亿产业”。截至2018年底,全省油茶林总面积达到2111.1万亩,茶油产量达26.2万吨,产值达450亿元。启动“湖南茶油”公用品牌建设,成功参展香港美食博览会、国际茶展、中部农博会和湖南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北京)产销对接会;衡阳启动首批油茶企业IPO筹备上市。全省竹木产业产值达1033亿元,新增24家竹木加工类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永州实现家具出口零的突破,桃江竹制品出口完成FSC(森林管理委员会)国际森林认证。全省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5454.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26%、10.19%。全省林下经济产值达530亿元,新增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1家,打造了新化黄精、通道黑老虎、隆回金银花等林下经济品牌。

  7、湖南森林公安机关侦破“4.26”特大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

  “4.26”特大案件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公安局挂牌督办、湖南省森林公安局直接指挥、新邵县和石门县森林公安局具体承办的特大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件,侦办时间长达19个月,共收缴穿山甲216只、穿山甲鳞片25公斤、赛加羚羊角20只、其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一批,扣押赃款1800多万元,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29名,逮捕25人,还有32名犯罪嫌疑人被网上追逃。这是目前为止全国森林公安抓获人员最多、查证非法交易的穿山甲数量最大的野生动物案件,一举摧毁了一个由境外走私到广西,由广西运输至广州市,再由广州市向全国分销的穿山甲非法贸易网络。

  8、常德市被授予“国际湿地城市”

  常德市地处长江中上游,西滨洞庭湖,是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城市之一,湿地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以沅江、澧水为干流的440多条河流、1424座水库,湿地面积19.0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44%。目前已建有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津市毛里湖、桃源沅水、安乡书院洲、澧洲涔槐等8处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在省林业局的指导下,常德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新名片,全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2018年10月,常德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授予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全球仅18个城市。

  9、全省林业科技创新大会在长沙召开

  10月16日,全省林业科技创新大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出台《关于加快林业科技创新 促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指明新时期林业科技创新目标、任务与措施,重点强调要加强林业科技支持,奖励解决重大难题、建设重大平台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培养院士、首席专家和杰出青年等。会议推动林业科技创新迈向新阶段。2018年,全省林业科技下达科研计划45项,争取部省科研项目50项,参与国家重大研发计划9项,获批“洞庭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创新联盟”省部级平台3个,获省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由省林业科学院研发的“南方木本油料资源加工利用提质增效技术与示范”项目获2018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0、湖南全面完成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

  2016年3月,湖南正式启动古树名木资源的普查工作。经过全省近5000多专家和技术人员两年多的共同努力,至2018年底,已全面完成古树名木的外业调查、数据汇总、专家审查、成果上传等工作。据普查统计,全省现有古树名木23万余株,其中一级古树1.7万余株、二级古树2.7万余株、三级古树19万余株,名木0.1万余株,为全国古树名木较为集中分布的区域。全面摸清和掌握古树名木资源的数据,对于切实加强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记者 李璐 通讯员 周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