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应对灾害能力,防范化解债务、金融风险,强化房地产项目全过程监管和风险管控,不断夯实安全稳定基础,制定本方案。
一、攻坚目标
攻坚安全生产深层次矛盾问题,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确保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抢抓中央一揽子化债政策机遇,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县级“三保”长效机制,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全力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全面完成保交楼项目问题整改、保交房扫尾任务,强化房地产项目全过程监管和风险管控,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二、攻坚任务
(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应对灾害能力
1. 持续强化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交通、矿山、消防、危化品、烟花爆竹、工贸企业、特种设备、建筑施工(含自建房)、燃气、民爆、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紧盯群众身边风险,扎实推进建筑保温材料、动火作业等“一件事”全链条整治,巩固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畅通“生命通道”等专项整治成果,攻坚治理“小火亡人”问题。(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监局、县工信局、县文旅广体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发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持续强化隐患清零。切实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升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持续强化“三查一曝光”举措,落实“查整分离、逐月销号、联合督办”机制,健全闭环整改和责任倒查机制,全覆盖排查、“零放过”整改,做到风险有效管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县应安委办牵头,各负有监管职责行业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 持续强化“打非治违”。切实强化监管执法,严格落实县乡政府“打非”主体责任,加大举报奖励力度,依法强化“一案双罚”“行刑衔接”,严格落实通报约谈、挂牌督办、警示曝光、联合惩戒、停产整顿、责任倒查等措施,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县应安委办牵头,各负有监管职责行业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 持续落实全员安全责任制。坚持“五个融合”,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奖举报政策落地、企业“一会三卡”等工作,分规模分行业细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标准,选树一批安全生产标杆企业,实施有效的正向激励政策。充分发挥保险参与风险评估管控、事故预防、事故补偿功能,推动企业强化安全管理。(县应安委办、县人社局分别牵头,县地方金融服务中心、各负有监管职责行业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 持续强化科技兴安。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应用等技术,加快重点行业领域推广应用安全适用新技术新装备,用好“两重”“两新”政策,推动化工落后工艺技术设备、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推动矿山企业智能化建设,推动老旧消防设施改造升级、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加快推动安全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广使用智慧用电和“独立烟感”,不断拓展特殊困难群体家庭和“九小场所”等的安装使用覆盖面,提升火灾技防能力。(县应安委办牵头,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监局、消防救援大队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 持续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分级分批组织对危化、非煤矿山、工贸行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全覆盖培训,持续加强燃气、医院、重点文物博物馆、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严格组织“三项人员培训”,持续提升高危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持续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坚持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加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与防范应对各类灾害技能宣传,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县应安委办牵头,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城管执法局、县国有资产服务中心、县卫健局、县商务粮食局、县文旅广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 持续强化监测预警能力。强化基础建设和科技赋能,建立健全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提升监测预警预报的效率和质量。优化调整加密监测站点布设,提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火灾等单灾种监测预警能力。完善落实“631”预警叫应机制,健全预警响应反馈机制,加快全县应急广播体系终端建设,开展高级别气象预警信息“闪信”服务以及区域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和语音外呼,着力解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县气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水文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 持续强化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持续推进2024年重特大自然灾害复盘整改提升工作,强化风险评估,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处置重大灾情险情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机制,修订完善各类预案方案,强化队伍、物资、装备落实,加强培训演练。加强湖区、山区、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推进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升“八大工程”,加强切坡建房监管,深化中小河流、病险水库(闸)、堤防险工险段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狠抓巡查防守,强化技术支撑,突出避险转移,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科学有序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分别牵头,县气象局、县发改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 持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统筹建强综合救援队伍、专业及社会救援队伍,持续推动消防站建设两年行动和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推动消防救援培训基地建设,加大森林火灾、抗洪抢险、地震、地质灾害和安全生产等领域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力度,优化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提升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牵头)
10. 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应急指挥机制,提高基层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增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实战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基层基础、守牢安全底线。(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牵头)
(二)防范化解债务和金融风险
1. 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坚持以“管项目”来“管债务”,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评估论证和提级复核机制,严格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严禁超出财力铺新摊子上新项目。加大债务领域监督力度,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对违规举债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审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支持,精准用好增量化债政策,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严禁挤占挪用、虚假化债。积极盘活国有资金资产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抓实既定化债举措,落实法定债务到期偿还责任,坚决完成年度化债任务。(县财政局、县政府办、县审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守牢债务风险底线。加快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加力协调金融机构,完成全年压降目标。强化平台退后管理,设置观察期跟踪监测,严禁虚假退出,严防债务风险。加大财金联动力度,引导激励金融机构合理运用债务重组、置换等手段,推动债务成本实质下降,债务结构持续优化,做好除险防爆工作。健全债务监测机制,开展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县财政局、县政府办、县工信局、县地方金融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根据上级转移支付分配办法,配合做好财力同事权匹配程度提升工作。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三保”情况进行全链条、全方位、穿透式监测。坚持习惯过紧日子,加强财会监督,强化财审联动,督促各党政机关持续过紧日子,勤俭办事业,切实规范财政管理,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 有效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稳步推进农商系统改革,按要求推进辖内统一法人工作。制定重大风险情形发生的恢复和处置计划,提高辖内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能力。(县政府办、县地方金融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 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排查风险,处早处小。加快重点涉稳非法集资案件处置进度,强化部门协作,多措并举追赃挽损,全力处置涉案资产,切实维护稳定。(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网信办、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县信访局、县地方金融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房地产项目全过程监管
1. 推动房地产项目风险出清。全面完成保交楼项目问题整改、保交房扫尾任务。依托工改平台和动态监测平台,按照五类项目全面排查存量风险,实施分类管控,确保存量风险出清。强化房地产全过程监管,实现从项目立项到房屋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发挥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强化住房公积金、物业维修资金等住房类资金存储奖惩激励导向作用,持续推动“白名单”融资扩围增效。(县住建局、县地方金融中心牵头,县人民法院、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公积金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围绕“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全面落实国家、省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充分发挥好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用足用好房地产政策工具箱,适时出台政策措施。加快实施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推进商品房去库存;加快推进危旧房改造,激发购房需求潜力;加快落实“房票安置”工作,拓宽商品房销售渠道;以人才购房为切入点,做好团购商品房推介工作,举办房地产交易展销会,激发消费市场;做好规划、开发、品质、引流文章,加大房地产市场正面宣传,规范房地产企业和中介企业从业行为;加大好房子供给,推动市场止跌回稳。(县住建局牵头,县人民法院、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文旅广体局、县市监局、县税务局、县国资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 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合理测算住房需求,按照以需定供原则,构建精准调控机制。编制住房发展年度规划,完善“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落实国家调整完善的住房管理、土地供应、融资、财税等基础性制度。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全流程管理制度,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体系。逐步提高预售条件,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引导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根据市场需求转向房屋租赁、物业服务等业务。(县住建局牵头,县人民法院、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市监局、县税务局、县国资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机制
成立实施安全强基固本攻坚行动工作专班,由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担任召集人,县应急管理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副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县委宣传部网信办、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商务粮食局、县文旅广体局、县卫健局、县审计局、县林业局、县市监局、县城管执法局、县信访局、县国有资产服务中心、县住房公积金中心、县消防救援大队、县气象局、县税务局、县地方金融服务中心等,办公室设应急管理局,负责日常协调和调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