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专栏 > 媒体聚焦

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全省开展了放鱼活动。农业农村部门提醒—— “放鱼,不是想放就能放”

  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是维护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重要举措。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湖南65个县市区在不同水域开展同步放鱼活动。

  放鱼有哪些讲究?应该放哪些鱼、不应该放哪些鱼?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放流前需报备、检疫

  6月6日,记者在橘子洲放鱼活动现场看到,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被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投放到湘江,不一会儿就游向远处,不见了踪影。

  “这些鱼都是经过严格检疫的,以四大家鱼为主。”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处四级调研员龙新年介绍,根据农业农村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用于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应当依法经检验检疫合格,确保健康无病害。

  同时,鼓励单位、个人及社会各界通过认购放流苗种、捐助资金、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但放鱼也不是想放就能放的。”龙新年称,为防止一些不应投放的物种造成对水生生态的破坏,对于自行开展规模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的,应当提前向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增殖放流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等事项,接受监督检查。

  禁止投放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

  “原来这些都不能放生呀!”在橘子洲放鱼活动现场,聆听了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的讲解后,不少市民恍然大悟。

  “福寿螺、小金鱼、锦鲤、小龙虾、巴西龟这些物种,是不能投放的。”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欧东升介绍,湖南放流鼓励投放以“四大家鱼”为代表的土著鱼类,禁止投放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等水生生物物种到自然水域。

  欧东升以福寿螺举例。他说,福寿螺作为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繁殖能力惊人,即使在无水和无食物的恶劣条件下,也能以休眠方式生存下来。此外,福寿螺还能在人工养殖水产品引进、交易过程中无意携带,致使福寿螺卵块加速传播。

  福寿螺埋伏在水田,啃食水稻的秧苗,导致水稻减产。如若烹饪方法不当,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福寿螺,可能造成寄生虫感染。近年来在湖南部分县市区的福寿螺呈现多发、高发态势,一些地方已经将福寿螺灭杀、清理工作常态化。

  “锦鲤寓意好,也不能投放。”欧东升介绍,锦鲤是经过选育、杂交或者其他技术手段获得的人工遗传改良品种,投放改良种会影响遗传多样性,造成水生生物物种种质混杂、种群退化和基因污染。此外,金鱼、湘云鲫、禾花鲤、全雄黄颡鱼等也属于改良种,禁止投放自然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