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湘阴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来源:湘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12-18 14:44
浏览量:1 | | | |

湘阴政办发〔2020〕48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文星街道办事处,县直及驻县各单位:

《湘阴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已经县人民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湘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0月20日

湘阴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为加快推进我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产业〔2019〕1602号)和《湖南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湘政办发〔2019〕6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依托我县优势产业,聚焦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美食餐饮、商贸外贸、数字经济、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十大重点领域,大力实施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创新驱动、品牌打造等四大工程,促进服务业提质升级,逐步构建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服务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税收贡献、民生改善的作用,为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奋进省十强”提供重要产业支撑。

二、总体目标

——总量扩张。至2022年底(下同),全县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2家以上,总数在84家以上;规上服务业总产值8.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服务业占GDP比重达45%,较2019年提高3个以上百分点。

——结构优化。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型、文化型、生产服务型新兴服务业,由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向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业并重升级,由小型、分散发展为主向规模化、集群化、网络化发展为主升级,由资源粗放开发、低效产出为主向精细开发、高效产出为主升级。

——布局合理。坚持市场导向、相对集中、优势优先的原则,以县城为中心、金龙镇为副中心、中心镇为节点,科学布局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培育形成具有较强产业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至2022年底,建设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2个。

——特色鲜明。依托湘阴产业和资源优势,运用科技、信息技术,重点培育发展以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以文化旅游、美食餐饮、健康养老为代表的高品质生活服务业,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服务业品牌。

——服务高效。坚持质量至上,推动服务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提升服务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实现付费可得、价格合理、优质安全,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创造新的服务需求,支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功能进一步增强。

三、发展重点

(一)文化旅游。1.加快文旅融合。完成左宗棠、郭嵩焘、范旭东等名人故居和纪念场馆的修缮、建设,持续推进岳州窑文化复兴工程。依托南泉寺、法华寺、华光道观、黄陵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龙舟文化、渔猎文化等非物质文化,打造一批具有湘阴文化特色、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文旅企业。2.打造文旅名片。重点包装、推介、打造以滨水休闲、湖湘名人、瓷窑艺术等旅游名片。3.开发文旅商品。加快文旅商品市场、购物中心和特色街区建设,支持鼓励文旅商品的研制、开发。重点开发湖湘名人文化纪念品、非遗传承艺术品、青瓷艺术品以及以樟树港辣椒及樟树“三宝”、湖鲜、茶叶、藠头、毛笔、竹艺等为代表的特色文旅商品,培育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旅游商品企业3家。4.培育旅游业态。开发建设左宗棠文旅小镇、樟树港辣椒小镇、鹤龙湖蟹虾小镇、岳州窑青瓷艺术古镇等特色小镇,发展50家以上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乡村旅游区点。至2022年底,全县文旅总收入突破80亿元,文旅业对GDP综合贡献达12%。(责任单位:县文旅广体局、农业农村局、贸促会,相关乡镇街道)

(二)现代金融。1.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县内法人银行做大做强,促进县内商业银行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力争新引进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4家以上保险、证券公司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资产管理、商业保理、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地方类金融企业发展,鼓励企业通过上市、股权交易等多种形式在资本市场融资。2.拓展金融服务产品。鼓励发放企业信用贷款及无形资产办理质押贷款,重点推出税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订单融资、供应链融资等产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服务性作用。3.便捷金融服务方式。大力发展电子银行等业务,深入推进移动支付引领县工程,推广自助设备的配置、移动支付工具的使用。(责任单位:县地方金融服务中心,各金融机构)

(三)现代物流。1.发展港口物流。科学利用漕溪港,加快开发虞公港,加强与霞凝港、城陵矶港合作,建设集仓储、配送、采购、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口物流园。至2022年底,全县港口物流实现年吞吐量杂货150万吨以上。2.提升制造业物流。以丰树现代服务业物流园和恒大新能源汽车配套物流园为重点,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加快发展具有供应链设计、咨询管理能力的专业物流企业。3.完善城乡配送物流。以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为主体,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对现有园区、批发市场、电商中心、快递物流等设施进行提质改造扩容,整合资源协同发展。通过有效盘活闲置校舍、厂房,或改造提升传统农贸市场、交通站场、邮政网点、供销社等多种形式,完善乡镇物流配送站点。利用既有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邮政综合服务平台、村邮站、“三农”服务站、村级合作社、益农信息社、电商站点、农贸市场等,进一步完善村级配送网点。4.拓展农产品物流。加快建设环县城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连锁超市设立农产品配送中心。以中储粮集团、金惠农业为主体,建设一站式配套服务中心,拓展粮食物流中心和电子交易等综合功能。5.发展冷链物流。以粮食、蔬菜主产区和特色水产品优势区为重点,依托家庭农场、渔制品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1个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7个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和35个村级仓储保鲜设施,形成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体系。至2022年底,在村镇支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优先支持现有的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开展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建设节能型通风贮藏库、节能型机械冷库和节能型气调贮藏库。至2022年底,全县物流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货运量达到1000万吨,引进AAA或以上物流企业3家,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过5000万元的物流企业2-3家、过亿元的物流企业1家。(责任单位:县商务粮食局、发改局、农业农村局、高新区、交通运输局、贸促会、供销社、邮政公司,各相关乡镇街道)

(四)电子商务。1.健全发展体系。提质改造电商站点30个,新增天猫优品店10个,探索新建新零售体验店,引进社区团购平台总部或区域性中心落户我县,培育县域社区平台,推进“线上+线下+物流”新零售。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短视频、直播平台合作,推广直播带货。2.构建服务体系。培育本地电商物流企业1-2家,加快社区、学校、商务中心智能投递设施建设,鼓励电商企业整合资源建设县到村快递配送中心。培育发展代运营、网络推广、数据分析和售后服务等营销服务企业1-2家,鼓励代运营企业打造线上品牌。2020年打造1个农特产品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021年底前建设集电商办公、技术服务、快递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电商产业园。3.加快电商应用。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在新零售、跨境电商等方面的合作,打造1-2个省内有影响力的电商龙头企业。确定10类50个网销主打产品名单,加快推进生鲜、休闲食品、粮油系列产品品牌推广和网上销售。至2022年底,培育电商关联企业50家,培育年交易额过3亿元企业1家、过亿元企业2-3家、年销售本地农产品过1000万元代运营企业2家;全县电商零售交易额达35亿元,农产品上行交易额达10亿元,年均增长30%。(责任单位:县商务粮食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广体局、高新区)

(五)总部经济。1.推进企业总部落户湘阴。以寓外乡友创办企业为重点,鼓励引导在县外生产经营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产生了一定集聚效应的企业,到湘阴设立总部、区域性总部或管理中心、结算中心、采购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支持县内建筑业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展县外市场,发展总部经济。以物流运输、金融证券、规划设计、咨询中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行业产业为重点领域,积极引进长沙以及全国知名企业在湘阴设立研发设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采购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或服务业区域性总部。2.建设总部经济园区。规划建设洋沙湖总部经济园,完善“拎包入驻”的办公条件,提供更加便捷、专业的政务和商务服务,吸引总部企业集中入驻。以总部经济园为核心,创建省级服务业示范集聚区。至2022年底,洋沙湖总部经济园形成年纳税2亿元的规模。3.建立招商推进机制。加强对总部经济招商的组织协调,大力开展乡友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对总部经济企业全程跟进跟踪服务。严格兑现总部经济招商优惠政策,支持总部经济企业发展。(责任单位:贸促会、发改局、工信局、高新区、住建局、商务粮食局、财政局、税务局)

(六)美食餐饮。1.提升美食品质品牌。加强湘阴十大名店、名厨、名菜的动态管理和宣传推介,重点打造水乡全鱼宴、天鹅山野菜、鹤龙湖蟹虾、瓦窑湾炖鹅等特色美食品牌。至2022年底,打造3-4个美食名品、2个美食旅游示范乡镇、1条以上上规模的美食街区、10个以上美食品牌店。2.培育餐饮品牌企业。发展与商务餐饮、婚寿宴、家庭聚餐、旅游团餐等细分市场相适应的业态,促进大众化餐饮品种更丰富、布局更合理。加强与美菜网、文和友等大型品牌企业、知名连锁超市及品牌餐饮机构对接,推动美食产业特色化发展。至2022年底,培育年营业额过3000万元的餐饮品牌企业2-3家、全县餐饮业总收入达16亿元。3.打响“湘阴面馆”品牌。进一步完善“湘阴面馆”标准化制作工艺、运营模式、奖补政策和推广体系,支持公司化运作和标准化经营,加快“走出去”步伐。至2022年底,“湘阴面馆”标准化示范店达到40家、总数突破300家。4.建设美食小镇。引进战略投资商开发建设辣椒小镇、蟹虾小镇2个美食小镇,成为省内知名美食产业、美食休闲旅游集聚区。5.建设优质食材基地。推动鹤龙湖螃蟹养殖,樟树港辣椒种植,杨林寨、南湖洲、石塘绿色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种植,青山岛芦笋种植,三塘等地藠头种植,湖区水产品养殖,石塘、六塘畜禽养殖等美食原料生产基地。发展壮大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华康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和调味品企业,打造美食辅料生产加工基地。(责任单位:县商务粮食局、文旅广体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各相关乡镇)

(七)商贸外贸。1.打造品牌商贸。优化城区商业布局规划,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大力扶持商贸企业发展,着力打造2-3个具有较强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品牌商贸企业,1个具备一定辐射能力的品质化、特色化区域核心商圈,提升湘阴商贸品质品牌。2.建设商贸市场。新建乌龙农贸市场及农村集镇农贸市场3-5个,标准化提质改造桥东、高岭和瓦窑湾农贸市场,招商建设粮油、水产品市场及建材、家居专业市场2-3个,支持宏辉商贸城、健铭汽贸城壮大运营。3.创新商贸业态。围绕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连锁经营、新零售等现代商贸业态,重点引进2-3个优质商贸发展项目,促进“批零住餐”四大传统商贸业向体验式购物、采购型专业市场、特色餐饮、品牌化酒店等现代商贸体系转变。至2022年底,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4.拓展对外贸易。实施“外贸破零倍增”“ 外贸综合服务”“外贸融资服务”“新业态突破”“万企闯国际”等工程,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和项目引进,引导外贸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每年新增外贸“破零倍增”企业3-4家,全县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商务粮食局、高新区、工信局、农业农村局、贸促会)

(八)数字经济。1.加快完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启动实施宽带湘阴、云上湘阴行动,加快5G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光纤网络覆盖范围,形成连续覆盖全县及室内环境的5G网络,至2022年底,建成5G基站1000个,实现互联网县级出口带宽1000G,全县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5%,城区、高新区等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地区达到80%;科学统筹推进“智慧县域”建设,建立大数据中心,促进政务服务跨系统、跨部门、跨行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和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创建全国移动支付引领县,创新指纹、刷脸、语音支付等新型模式,拓展应用场景,在商贸旅游、公共交通、医疗健康、市政公用、政务服务等领域全面实现移动支付,到2022年实现移动支付全县全覆盖。2.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聚焦绿色建筑建材、绿色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全域旅游等主导产业,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政策引导、示范推广、考核激励等措施,推进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加快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力争到2022年全县重点工业企业上云普及率达50%,打造示范“无人车间”“无人工厂”20个以上,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重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10家以上。3.加快培育发展数字产业。以县高新区为依托,抢抓长江经济带、产业梯度转移和岳长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瞄准世界500强、大型跨国企业、全国电子信息百强、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企业,开展靶向招商、以商招商和补链招商,积极引进一批高端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产业项目和数字经济领域学科带头人、技术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大力培育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每年引进数字经济产业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到2022年扶持发展5家以上数字骨干企业,初步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打造湘北地区数字产业集聚区。4.争创数字经济示范试点。组织企业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上云标杆、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模式的示范试点,积极打造数字化示范企业、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小微园等标杆示范,力争每年创建市级以上示范试点荣誉不少于3项。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鼓励潜力企业争创贯标试点,至2022年底力争新增2-3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鼓励各类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载体催生“双创”新企业,力争每年新增省市级“双创”试点示范的数字经济企业、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2-3家。至2022年底,培育5家以上数字化示范企业,突破10亿元。(责任单位:县工信局、高新区、科技局、贸促会,各通讯运营商)

(九)健康养老。1.加快健康养老机构建设。提升县康复医院医疗养老中心服务水平,加快康尔乐新惠立老年公寓建设,推进恒大溪上桃花源等一批高端健康养老项目建设,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康养+”产业模式,整合健康、养老、旅居等多元素融合,探索打造“康养地产”、“养老地产”和“度假地产”。至2022年底,社区养老实现全覆盖,城乡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覆盖率分别在90%以上、60%以上。2.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水平。鼓励养老服务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依托12349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县域医疗信息“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提供紧急救援、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生活代办等综合性服务。3.拓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坚持医养结合,鼓励发展健康管理、中医养生、医疗康复、心理咨询、体育健身、康养产业,培育拓展药品流通、医疗器械、中药材和化妆品市场。面向中高端服务消费群体,培育健康体检、整形美容等服务新业态。至2022年底,全县健康养老产业形成1亿元的规模。(责任单位:县卫健局、民政局、住建局)

(十)社区服务。1.推动提质发展。支持物业管理、家政服务走规模化、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之路,至2022年底,打造物业服务示范企业和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各3家以上,全县家政服务企业在20家以上、实现总产值3000万元以上,物业服务企业在70家以上、实现总产值5000万元以上。2.加大技能培训。开展育婴、保安、保育、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和洗衣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年均开展家政、物业服务类培训2000人次,拓展社会和家庭服务内涵。(责任单位:县人社局、民政局、住建局、商务粮食局、贸促会)

四、主要任务

(一)企业培育工程。围绕十大服务业重点领域,各相关部门单位均要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每年评选3-5个营业收入高、税收贡献大、就业人数多的服务业企业,在资金安排、金融信贷、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聚焦新兴服务业领域,支持创新创业,每年培育2-3个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紧盯省内外知名服务业企业,积极开展总部招商活动,每年引进2-3家服务业企业区域性总部。(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商务粮食局、贸促会、金融服务中心)

(二)项目建设工程。加强服务业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按照“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实施一批、竣工一批”原则,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每年遴选5个左右示范效应突出的服务业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推进。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实行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制度、全程代办制度和县级领导联点帮扶制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行政审批服务局、贸促会、商务粮食局)

(三)创新驱动工程。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打造一批面向服务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深度应用,提升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推动服务技术、理念、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及服务业不同领域间的融合发展,形成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招才引智力度,提升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工信局、科协、人社局、教育局)

(四)品牌打造工程。实施服务业品牌培育计划,加强商标注册和保护工作,加大品牌宣传推广活动,提高服务业品牌影响力。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加强服务业标准化推广和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致力将鹤龙湖美食小镇、樟树港辣椒小镇、湘阴面馆、洋沙湖度假、恒大康养等打造成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服务业品牌。(责任单位:县市监局、发改局、商务粮食局、文旅广体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湘阴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商务粮食和市场监督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和各乡镇(街道)行政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分管商务粮食工作副县长主持。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发改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商务粮食局、文旅广体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县发改局负责统筹现代服务业规划实施、项目申报、数据统计等工作,县商务粮食局负责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实施、工作调度、协调督办等日常工作。十大重点服务业领域牵头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按季度调度分析行业发展情况。各成员单位要主动对接任务目标,列入重要议程,履职尽责、压茬推进、确保效果。

(二)强化政策扶持。整合电商产业发展基金、文旅基金及上级相关产业资金,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每年不少于1500万元。配套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重点用于扶持现代服务业项目和企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情况下,对服务业重大项目、领军企业和集聚区,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等方面予以倾斜。 

(三)完善统计监测。全面整合服务业各部门的统计资源,探索建立服务业监测统计报表制度,推进服务业全行业统计,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加强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定期发布相关统计信息和监测分析报告,抓实会商调度,狠抓交办落实。申请现代服务业支持的企业必须为“四上”企业或确保接受政策扶持后2年内入规,否则不得再申请政策扶持。

(四)优化发展环境。紧密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服务业相关企业的注册、登记等手续办理提速,压减办理时间,简化办理流程,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展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探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完善服务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

解读:《湘阴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