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长江十年禁渔等重点任务,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全面推动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压实责任,扎实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根本保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将建好基层阵地、推动党建引领放在首要位置。严格学习教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了细致的学习计划,认真落实主题教育各环节。健全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培训人数达到在职党员年度轮训任务95%以上。坚持将党员积分制管理与“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四亮创建”等活动有效相结合,通过月通报、季公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推动“五化”建设。认真落实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务公开、党员发展等制度,组织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到白泥湖戒毒所、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参加文明城市、清廉机关创建,举办青年干部研讨交流会。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引领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特别是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党员带头冲锋、勇挑重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落实规定动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班子成员主动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双重管理和党员民主监督。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凡三重一大事项、必经集体研究决定,凡事按程序守规矩。强化廉政教育。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的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以及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学习;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四风”、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违规公款吃喝、公职人员打牌赌博、酒驾醉驾、公职人员经商办企等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结合“三湘护农”等专项整治,加大对涉农专项资金、重大项目等方面监督。全年来,全局未发生重大违法违纪案件。抓牢意识形态。制定了《农业农村局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农业农村局突发舆情应急管理预案》和《农业农村局重要新闻舆情工作管理制度》等方案、制度,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会议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按时开展半年度和年度工作研判,及时向县委报告情况。在重要节日或者重要时间节点,对可能涉及的本单位和本行业意识形态思想领域风险点进行从严从细排查,在长江禁捕、秸秆禁烧等工作上,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网上不实信息,全年来,全局未发生意识形态方面问题。
(二)突出主业,做出全省粮食生产安全新贡献。全力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创新模式机制,破解瓶颈难题,全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17.5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03万亩,完成油菜任务面积16.56万亩,粮食总产量50.5万吨,全面完成2023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全省粮食生产根基找到了“湘阴模式”。抓好大宗农产品供给。生猪年出栏数量65万头,水产品22.5万吨,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蔬菜、茶叶、油菜等经济作物保持平稳增长。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5.78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89%。抓好示范片区创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83万亩。全域创建双季稻高产万亩综合示范片2个、千亩核心示范片15 个;乡镇创建千亩示范片20个、村级100亩示范点310个,示范总面积26.5万亩,推动发展高档优质稻30.5万亩。推动耕地安全利用。全年完成29.22万亩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0.1万亩重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工作任务,完成生石灰撒施7.27万亩,完成早晚稻二次叶面阻控剂治理任务共4.32万亩,严格管控区全面退出水稻种植。推广低镉品种。引进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选育的中安早7号、中安2号、西子系列等一批产量稳、米质优、抗性好的低镉水稻新品种13个,开展低镉系列新品种高产栽培示范3500亩,示范面积1870亩;落实低镉中稻新品种臻两优8612替代种植5.78万亩。实行绿色生态种养。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70万亩、绿色防控示范64万亩次以上,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稻油水旱轮作等节肥节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因地制宜在低洼湖区发展稻渔绿色生态种养10万亩发展一季稻+再生稻5万亩。
(三)锐意进取,力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突破。认真落实“六大强农”行动,重点围绕特色小镇、特色蔬菜、特色水产、人居环境提升等“十大引领性”工程,大力开展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传统农业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集群化、重点产业品牌化。强化政策引领。制定了《湘阴县关于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整合涉农资金1.69亿元,积极争创全国特色水产强县、中国鲜椒第一县、中国藠头之乡、湖南养生菌之乡。完善产业标准。制修订《池塘藕鳖综合种养技术规程》《鲈鱼苗种培育技术规程》《藠头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等省级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农业技术规程近20项,为全县特色农产品生产明确工艺标准。把好质量关卡。设立专项资金80万元,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成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农业综合检验检测中心,723家农产品生产主体、255家农资经营门店纳入平台实时监管,54家生产企业、372个产品入驻省“身份证”管理平台,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机制不断完善。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125个,创建湖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6个。做大经营主体。整合资金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先后培育义丰祥、华康、百树山、阳雀湖、兰岭绿茶等产业化龙头企业56家,打造湖南长康集团等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标杆龙头企业”2家,创建省级示范类经营主体17家、市级示范类经营主体24家。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农业新型主体1920个,3个乡镇跻身省市级特色农业小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打造粮食产量样板区15个,全县辣椒种植面积2万亩;藠头种植面积1.5万亩;养生菌种植大棚3000个;名贵水产养殖面积5.7万亩,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加工总产值突破30亿元。全力争资争项。争取各类项目共计66个,争取项目资金3.51亿元。申报创建“稻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1个,入围“湖南早熟油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健全产业链条。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累计覆盖全县12个乡镇、86个村、10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8个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19个,共新增冷库总容积72313立方米,年可增加产值3亿元,增加农民收入5000万元。重点培育樟树港辣椒、湘阴藠头、鹤龙湖螃蟹等区域公用品牌“小而美”品牌;全县“两品一标”有效认证总数达129个,居全省前列;培育中国驰名商标8个、省著名商标37个。推动农文旅融合。成功举办了湘江新区花乡生活节、湖南省首届辣椒文化旅游节、三塘藠头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发展省级以上星级休闲农庄13家,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2.21亿元。
(四)真抓实干,树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典型。实施村庄清洁攻坚行动。1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营,集镇居民生活污水做到应纳尽纳,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率达到92%以上。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县累计安装三(四)格池厕所91050户,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9.7%。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投资3.7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稳定运营,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19座、转运车689辆,建立农业生产废弃物乡镇收集中心14个、村级收集点187个,聘用乡村保洁员1711名,形成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工作闭环。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创建行动。全县共成功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0个、市级美丽屋场15个,建设美丽庭院1550户,建设绿色村庄170个,森林小镇4个。加强乡村治理。细化村(社区)级事务决策监督、财务监督、公开监督等工作标准,探索推行“党建+网格+协会”模式,组建卫生保洁、移风易俗、信访维稳等各类公益协会1026个,成功创建县级及以上文明乡镇10个、文明村87个,累计婚事新办1271起,丧事从快简办1776起,其他事项不办1798起,共节省资金1.098亿元。鹤龙湖镇新河村成功入选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五)大胆开拓,打造乡友乡贤返乡创业新亮点。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我的家乡我建设”为主题,开展系列专题活动,积极动员广大乡友乡贤捐资捐物、认领项目,支持家乡建设,构建全社会参与机制,着力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突出整体联动。建设本土乡贤人才库,安排一批乡友联络员,收集乡友乡贤信息1032条,全县各乡镇(街道)共成立商会15个,形成热心乡友牵头发动、其他乡友积极响应的良好局面。讲好家乡故事。通过拍摄一部介绍家乡发展变化的纪实宣传片、召开一次乡友乡贤座谈会、组织一次实地考察观摩、发出一封致乡友乡贤的家书或公开信等“四个一”活动,多角度、多层次讲好家乡发展蝶变,展示家乡新貌。今年,成功引进湘商回归项目10个、返乡创业市场主体576个。抓好项目规划。结合乡村发展规划,瞄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挖掘闲置和可开发的资产资源,以乡友领建为主方向,以村组屋场为主阵地,引导乡贤乡友主动认领“屋门口”项目。截至当前,全县乡村共规划领建项目1652个,乡贤乡友捐资领建项目1376个,捐资4.85亿元,资金使用公开透明,项目建设进展迅速,受到了乡友乡贤一致好评。
(六)常抓不懈,争当“长江十年禁渔”新标兵。持续开展退捕渔民后扶工作,加大禁捕执法力度,巩固退捕工作成效,确保“长江十年禁渔令”扎实落地。开展渔民结对帮扶。制定《湘阴县退捕渔民帮困解难实施方案》,安置、协助困难渔民就业329人,办理创业担保贴息贷款420万元,渔民及家庭成员纳入低保379人、特困供养34人,实施危房改造71户,提供实物配租63套、租赁补贴21户,资助困难渔民家庭学生211人,全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渔民全员就业,渔民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生计得到全面保障。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开展“敲门”行动,对沿禁捕岸线500米范围内群众上门上户发放宣传资料、签订承诺书,结合“四亮”开展“十年禁渔”党员活动,全民推送禁捕短信2次、受众130余万人次,公开有奖举报电话、沿禁捕岸线设立禁捕监督举报电话牌300余块;开展枯水期鱼类救援行动,救援鱼类50万斤、江豚5头,群众参与积极,社会反响良好。2023年湘阴获评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健全禁捕执法机制。与相邻望城、汨罗、资阳、沅江签订共管水域联合执法协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共管水域联合执法检查;禁捕岸线执法权委托至乡镇,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在局机关和渔政趸船设立公安驻警执勤室,“行刑两法”实现无缝衔接;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织密织牢禁捕巡查巡护网。提升网格管理水平。建立“网格员+执法员+警员”网格管理机制,形成水上10个+岸线36个禁捕基层管理网格架构,构建“人防+物防”+“水陆空洲”四位一体的立体监管体系和快捷高效的执法机制;优化升级“智慧”渔政项目,无人机、车、船装置、手持执法终端等智能设备应配尽配。今年,我县查处禁捕水域非法捕捞案件37起、携带禁用渔具进入禁渔区案件8起、违规垂钓案件259起。“智慧渔政”项目获评全省信息化创新二等奖,杨林寨乡护渔队荣获全国优秀护渔队。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农民种粮意愿普遍降低。今年以来,肥料种子受疫情、旱情影响,价格有所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明显,农民购种时出现惜购现象或弃优购廉现象,高产品种推广受挫,加之粮食价格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不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待加强。规模较小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种养殖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认识不够,农兽药安全使用知识获取渠道单一,不能规范填写《农产品生产记录》;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联动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形成倒逼生产主体自觉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实现问题农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责任可查的良性机制。
(三)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过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极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多种原因,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的现状难以在短时期内改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系统不完善,抗灾能力较弱,农业生产中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四)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全县农业技术人才匮乏,多年来基层农技推广站没有吸纳正规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新生力量,局机关各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同样缺乏,面临着农技推广队伍青黄不接的现实。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新品种推广,狠抓粮食安全。一是全面落实粮食生产任务。督导乡镇落实粮食生产属地责任,确保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8万亩以上,其中早稻面积39万亩,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优质特色旱粮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二是全力推广低镉品种替代。以推广低镉双季稻品种为重点,每年整合相关专项资金500万元以上,新增推广镉低积累水稻新品种替代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稳步提高全县稻谷质量安全水平,力争到2026年实现全县“脱镉摘帽”。三是积极推进耕地轮作试点。开展双季稻轮作和稻油水旱轮作试点示范4万亩,打造3个县级“早专晚优”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推动乡、村创建双季稻千亩示范片20个左右,带动全县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发展高档优质稻订单生产30万亩以上。四是扩大优质油菜生产。以丘岗区乡镇为重点,推广“一季优质稻+优质油菜”水旱轮作模式2万亩,发展“双低双高”优质油菜16.6万亩。五是稳定大宗农产品供给。进一步巩固生产能力,全年生猪出栏60万头以上,水产品产量24万吨以上,牛、羊、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二)聚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设施农业。一是大力开展专业化集中育秧。以集中育秧设施建设为切入口,开展以机抛机插为主的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服务,培育扶持200个集中育秧主体,建设集中育供秧基地40个,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28万亩,其中专业化集中育秧8万亩,机抛机插秧占比60%以上,稳定早稻播种面积。二是着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抓项目、创品牌、拓市场”的思路,紧紧围绕我县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四大特色产业,着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2024年力争培育申报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以打造千亿产业为抓手,积极培育申报全国“一村一品”重点村镇,争取小龙虾产业集群项目及一村一品重点村。三是着重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集中建设一批特色产业设施农业示范片(点),推广“辣椒+粮经作物”“养生菌+粮经作物”“工厂化水产品养殖”钢架大棚及粮食烘干、仓储保鲜、冷链集配、机械作业等生产模式,以点带面,进而带动全县设施农业发展。2024年,在全县发展一批设施农业示范片区,完成200万平方米已有钢架大棚设施农业升级改造,农业机械化作业率实现有效提升。
(三)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和美乡村。一是奋力争创全国先进。以“十村美好、百村美丽”示范创建为抓手,统筹“五个结合”,推动乡村环境、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文明发展,打造高规格的和美乡村示范连片样板。力争2024年底,成功创建10个左右“美好村”、50个左右“美丽村”,全力争创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先进。二是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三(四)格池安装任务(2024年上报5000个),深入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确保问题厕所“动态清零”。三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全力完成省市下达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长江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任务,持续推进乡村水质改善、生态修复。四是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健全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无害化处理体系,继续推广“两分类一减量”模式,巩固31个垃圾分类试点村工作成果,稳步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和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
(四)聚焦农业生产规范,加大执法力度。持续重点抓好“十年禁渔”、农产品质量安全、耕地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执法监管,建立健全专项整治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执法机制和全覆盖与重点突出的监管模式,不断强化部门协作,组织开展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做到不放过一个涉农违法行为,不放过一个涉农违法人员,不放过一起涉农违法案件,推动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土壤污染(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秸秆禁烧)等各类污染农业环境行为和生产销售假劣农业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农膜等农业投入品整治力度,保护农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协助推动“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开展和规范水生生物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依法打击超量、超范围使用化肥、农药行为和非法放生、养殖、引进外来物种行为,保护和修复农业生产环境、水生态环境以及江豚等水生陆生野生农业动植物资源。
湘阴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