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来源: 湘阴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2-01-21 10:52 浏览次数: 1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市委、县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2021年主要工作及亮点

1、务本求实,主宗农产品供应保持稳定。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7.8万亩,超过省市目标任务4.8万亩,粮食总产量约51.3万吨,其中早稻面积41.3万亩、产量17.2万吨,中稻一季稻面积20.8万亩、产量11.1万吨,晚稻面积42.8万亩、产量约18.8万吨,玉米7.2万亩、产量2.84万吨,其他旱杂粮5.7万亩、产量约1.36万吨。全年出栏生猪55.68万头、存栏37.33万头,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蔬菜、茶叶、油菜等经济作物以及其他畜禽、水产品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5.56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89%,多年来全县没发生一起较大农机安全事故。

2、真抓实干,乡村产业发展步履坚实。全县按照“一县一特”产业布局,聚焦特种水产、特色蔬菜、高档优质稻三大特色产业,着力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近167亿元,同比增长16.6%。海日食品获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省级标杆龙头企业海日,三塘镇(藠头)获评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在静河镇、东塘镇、南湖洲镇高标准创建3个双季稻轮作“早专晚优”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创建乡镇千亩示范片20个以上,全县发展中晚稻高档优质稻30万亩。特色水产养殖面积8.34万亩,新增鲈鱼养殖面积2000多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稳定在10万亩。樟树港辣椒、黄瓜、土豆种植面积1万亩,樟树港辣椒品牌效应得到进一步提升,5月29日,参加省厅举办的“新发地湖南优农展销馆开业暨湖南优质农产品(北京)专场推介会”活动。藠头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5月15日,我县的藠头产业被湖南经视“点赞新乡村湘农优品”栏目采访报道。弘康生态农业“福多多沉香猪肉”品牌在全省进一步做响。杨林寨食用菌发展迅速,食用菌种植面积超30万㎡,洞庭鲜辣椒等特色蔬菜进一步发展。南湖洲干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特色小镇建设稳步推进,鹤龙湖镇、樟树镇先后获评省级特色农业小镇。农业科研能力持续提升,“三分地养活一个人”、机收再生稻、有机生态稻、藠头种苗繁育等农业科研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完成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衬砌沟渠44.73公里、塘堰护砌55处、修筑机埠9座,修建机耕路10.99公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000亩、地力改良20000亩及其他相关水利措施建设。2021年度3.5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3、提质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上台阶。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运转更加规范高效,以金龙镇和县级以上示范村(社区)为先导,梯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全县共建设农村垃圾分捡和资源化收集处理站190个。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提速,对照今年省文件调整后,目前已完成1.5万户新厕安装。按照属地原则,对已安装的户厕全面开展排查,问题厕所全部整改到位。农业污染治理稳步推进,累计完成规模养殖场、专业户环保改造113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2%;建立乡镇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中心15个、村级收集点187个,废旧农膜回收网点15个,形成收集、处置工作闭环,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建设,完善和建设秸秆收储运中心8处,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示范主体3个,共收储和利用秸秆11200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发力,成功申报创建省级精品村一个、省级示范村三个,市级示范村6个、市级美丽屋场4个,已通过省市验收。

4、聚力攻坚,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以“智慧渔政”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巩固禁捕退捕成果。投资1747.5万元建设湘阴“智慧渔政”监控系统,形成了“水上巡、陆上查、空中察、网上管”立体化监管。我县“智慧渔政”系统自投入试运行以来,共交办各类问题150余件,整改率100%,节约执法成本30万元以上,抓拍违禁非法捕捞行为3起,移交司法部门处理3人,抓拍交办违规垂钓行为124起,抓拍其他水上违法行为20多起。各大禁捕水域全面实现“四清四无”目标,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全部转产就业。扎实推进受污染耕地治理,1000亩严格管控类耕地已全部退出水稻生产,因地制宜改种其他作物。农产品“身份证”、“合格证”及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已初步建成。对54家“两品一标、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全部纳入省级”身份证“平台进行管理,336个食用农产品入防驻了“身份证”,200个产品进行了赋码标识,50个产品正在赋码,471家生产主体在国家追溯平台进行了注册,全县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建成。全年新获认证绿色食品9个,“两品一标”有效数达到106个。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实现负增长。

5、创新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再创佳绩。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41.13万亩, 占承包耕地的62.5%。选定鹤龙湖新河村、鹤龙村、普和村、东塘镇湖湾村4个村作为整村流转村开展试点工作。稳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登记赋码已经全部完成。全县农村耕地土地确权面积65.8万亩,累计完颁发证书13.3万本,颁发率达99.6%,档案归档率100%。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率100%。

二、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过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极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多种原因,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的现状难以在短时期内改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系统不完善,抗灾能力较弱,农业生产中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全县农业技术人才匮乏,多年来基层农技推广站没有吸纳正规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新生力量,局机关各科室也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面临着农技推广队伍青黄不接的现实。

三、2022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1、扛牢粮食生产和长江十年禁渔两大政治责任。一是以夺取早稻生产全面胜利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紧抓不放,层层压实责任,强化举措,全力稳面积、稳产量、提质量,坚决杜绝抛荒撂荒,确保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任务。同时,稳定生猪产能,确保全面完成市定目标任务,并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情。二是以常态化执法监管巩固禁捕退捕成果。紧紧围绕“管到、管好、管住”禁捕工作目标,以“智慧渔政”建设为重点,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充分发挥重点水域防护网和全水域监控设施作用,保持打击非法捕捞高压态势,持续巩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成效。

2、抓好“三特”示范样板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两大重点。一是打造特色小镇、特色蔬菜和特色水产示范样板。特色小镇:“辣椒小镇”。依靠市场力量,完成樟树辣椒种苗基地、有机肥加工厂和辣椒加工厂建设;依托专业公司投资开发老镇区、阳雀湖生态庄园、辣椒博物馆、精品民宿区等项目建设;协助启动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组织选定、培育、指导有一定基础农业特色产业主体2-3家。“蟹虾小镇”。指导、协助引进10家以上高端餐饮店入驻开业;组织选定、培育、指导有一定基础的农业特色产业主体2-3家;引入市场主体,启动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环湖绿道、湖心岛、蟹虾美食作坊、文创中心、户外拓展基地等项目建设,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美食旅游品牌效应、市场规模明显增强。特色蔬菜:因地制宜发展藠头、鲜椒、油苔、马铃薯、南湖干菜等加工蔬菜,推进开展南湖洲辣椒提纯复壮工程。推广以龙头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回收的湘菜高品质辣椒生产模式,全县发展种植主体30家以上,鲜椒种植达1.5万亩以上。建立藠头种苗繁育基地;力争完成藠头地理标志认证;合理布局藠头初级加工厂,实现达标排放。支持成立特色蔬菜协会或联合体,打造特色蔬菜配送品牌和统一经营平台。特色水产:以渔制品加工产业链招商为抓手,以发展鲈鱼养殖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养殖面积在200亩以上的鲈鱼养殖主体10个以上,全县鲈鱼养殖达到10000亩。同时,积极推进稻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湘阴小龙虾”品牌建设力度,推动稻虾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二是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样板。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整治水平,打造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环境优雅、美丽宜居的现代乡村。按时高质完成省市下达农村厕所改造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任务。支持横岭湖中转站建设,支持“一区两镇七村”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全域推进垃圾综合整治,杜绝秸秆、垃圾焚烧。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精品村的培育与创建。2022年全县力争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精品村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市级美丽屋场4个以上。

3.夯实农业科技和农村人才两大保障。一是加快提升农业科技支撑水平。一要抓好科技合作。围绕高档优质稻、特种水产、樟树港辣椒、湘阴藠头、食用菌及特色蔬菜等湘阴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提升农业产业科技水平。二要强化技术推广。完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平台,确保基层农技人员全部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开展手机云端服务,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选优培强技术指导员,积极培育科技示范主体。三要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积极开展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病虫草害防控、优质高效栽培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品种筛选引进等工作。二是不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开展一次轮训,组织全县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一次集中业务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做好农技特岗人员定向培养工作。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面向名特优新产品生产、种苗生产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培育300名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100名专业服务型职业飞防手,培育100名以直播带货为主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4.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污染防治两条底线。一是持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示范创建,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确保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食用农产品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全部入驻平台。大力推行农产品“身份证”“合格证”管理制度建设,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全部入驻湖南省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平台,扎实推进市场准入制度落实,确保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积极开展主要农产品定量监测。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完成“两品一标”产品新认证和续展15个以上,有效总数达到110个以上。二是抓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坚决抓好严格管控区种植结构调整,严格管控区水田必须全部退出水稻生产,建立长效管控制度,防止水稻种植反弹。全面治理中轻度污染耕地,大力推广低镉品种水稻种植,开展“淹水法”、叶面阻控剂等为主的安全利用农艺措施,确保中轻度污染耕地治理效果,2022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以上。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稳步推进农膜等废弃物回收利用,积极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5、强化农村改革和典型示范两大抓手。一是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一要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途径,针对外迁的集体成员缺乏顺畅的退出通道、外来的非本集体成员缺乏顺畅的进入通道的局面。二要抓好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全面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推广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建新拆旧、村集体内部流转、闲置再利用等方式;强化行政审批监管和综合执法,压实乡镇政府主体责任,及时查处宅基地违规审批和违法建设等行为。三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研究制定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实施细则。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管理信息网络平合建设,提供综合性交易服务。二是因地制宜抓好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典型和亮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整体工作上台阶。高标准办好粮食生产万亩连片示范点;打造一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示范片,并分别实施农民“以工代赈”、主体“先建后补”试点各1个以上;建设1个以上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精品工程;打造质量上乘、户数集中、交通便利的厕所革命县级示范片区东西乡各1个以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提质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