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我县被农业农村部定为全国超级稻推广会观摩现场,杨林寨乡(蔬菜)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推介会、长株潭岳耕地严格管控区种植结构调整流动现场会在我县召开。长康绿态压榨菜籽油荣获第21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袁隆平特别奖”,长康牌陈醋荣获产品金奖。
一、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特点
1、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初现。通过调优调增经济作物、特色水产和休闲农业等措施,调整区域内农业效益、农民收入有效增加,各类农业产业模式、机制得到优化,优质产品、先进技术得到稳步推广和应用。共发展稻虾综合种养8.57万亩,总产值约2.7亿元,其中小龙虾约2.1亿元;发展高档优质稻17.2万亩,总产值约2.4亿元;经济作物种植总面积达30.8万亩,预计总产值8.6亿元;水产精养总面积达到17.9万亩,总产量约18.9万吨,预计产值19.6亿元。
2、农业龙头企业稳步壮大。已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龙头企业46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35家。星级农庄16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7家,凯佳休闲农庄、湖南百树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国家五星级休闲农庄,四星级休闲农庄7家。至目前,己实现工业销售产值近100亿元,利润总额3.7亿元,上交税金1.17亿元,全县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2.8亿元。
3、农产品质量安全平稳。省、市例行监测3次,蔬菜45批次、水果15批次、茶叶3批次,检测全部合格;县、乡抽检2860批次、定性检测合格率100%。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3个,全县“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110个。新创建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因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原因造成的事件。
4、农业产业扶贫全面落实。在全县153个村确立了222名产业扶贫指导员,并录入系统。完成了11610户贫困户37748名贫困人口“一户一策,一户一册”信息录入工作,出台了2019年度产业扶贫实施方案。今年新增鹤龙湖2万亩稻虾综合种养扶贫基地和金龙镇富邦万亩中药材种植扶贫基地2个。实施了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投入资金34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1200余人。
5、农村面貌大为改善。全年共争取项目资金3.3亿元,“两区”划定顺利推进,划定总面积为65.27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55.66万亩、油菜籽生产保护区9.61万亩),涉及14个乡镇、168个村、 138510农户。积极引导村民选择按图新建房屋,规划集中建房。今年市定16个规范村民建房点已有14个已启动建设,余下2个正在加快办理手续,机构队伍、规范审批、按图建房“三个100%”实现全覆盖。推荐并申报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美丽乡村全域推进示范乡镇1个,鹤龙湖“蟹虾小镇”、樟树镇“辣椒小镇”、三塘镇“藠头小镇”等3个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疏浚沟渠4765处、清淤塘坝1518处;加固内湖堤防工程4处5.6千米,整治排水渠系工程2处3千米。新改扩建通自然村公路108.6公里、安保村道376.3公里,改造危桥31座;增容改造80个行政村农配网配变台区,拟新增4G通信基站320个、光缆185公里,“宽带乡村”提速。完成农村公路窄改宽48千米以上。在农村公路窄加宽的基础上完成“白改黑”119公里。投资1200万元的2018年新增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现已进入扫尾阶段。
6、农业法治建设显著提高。全局机关70人参加了学法考试,通过率100%。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改革,编制了“四办”事项清单,完成依申请类102项,非申请类91项,完善要素17项,取消的证明盖章类材料清单2批35个项目。组织执法活动68次,出动执法车辆186台次,出动执法人员577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52家次,种子共抽样8个,送检4个,农药共抽样59个,送检26个,肥料抽样42个,送检32个。立案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0起,涉及金额9.9万元。
(二)主要措施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全面优化产业布局。调优粮食种植和调增经济作物。重点推广了中早39、中嘉早17、中早25等专用早稻高产品种以及桃优香占、玉晶91、玉针香、湘晚籼17号、泰优390、农香32、兆优5431、华润2号、野香优莉丝等中、晚稻高档优质稻品种,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增加至17.2万亩,其中订单生产收购面积10万亩以上;发展一季稻+再生稻2万亩,实现“一种两收”;发展“稻+虾(蟹、鸭、蛙)”等稻田绿色高效生态种养8.7万亩,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全县玉米生产面积稳定在7.3万亩左右,引导恢复发展红薯、芝麻、大豆等特色旱杂粮油4.2万亩。发展樟树港辣椒、杨林寨设施蔬菜等特色蔬菜近8万亩。调增特色水产。积极调减“四大家鱼”养殖面积,调增名特优新水产养殖规模,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培育全雄黄颡鱼、优质鲫鲤、鹤龙湖螃蟹等水产拳头品种,发展特色水产养殖面积4.3万亩。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全面激发发展活力。一方面,高标准编制了《湘阴县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 畜禽、水产、重金属污染耕地“三区”规划已基本完成。全县逐步形成了以鹤龙湖为代表的稻渔(虾、蟹、鳖、蛙等)生态种养板块,以新泉、岭北等乡镇为代表的高档优质稻板块,以金龙、六塘、玉华等乡镇为代表中药材、茶叶、水果和油茶板块,以樟树、杨林寨、南湖洲等乡镇和长仑片区为代表的辣椒、食用菌、藠头和萝卜等特色蔬菜板块,以洋沙湖街道为代表的休闲旅游农业板块,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合理确定产业板块布局,引领县域农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抓好技术服务。先后组织16人参加省级专项培训,组织县农业广播学校、县鹏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培训职业农民7场,近400人次;在全县创办了5所农民田间培训学校示范校,组织培训农民近300人次,组织现场观摩2次近80人次。在县级遴选了20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农技骨干与20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结对开展定点对口技术服务,集成与示范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5项以上。制订了《湘阴县2019年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工作方案》,招收基层农技定向培养特岗人员13人,其中湖南农业大学本科生1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专科生6人。举办各类农机化新技术专题培训班2次,培训实用农机技术人才500人次,64人拿到农用车驾驶证。累计培训农村沼气安全生产人员500人次,发放农村沼气安全生产资料5000份。
2、加大农业执法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农资市场准入,上户宣传261家,整改门店126家,备案登记品种43个。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生猪屠宰“扫雷行动”,取缔不符合设立条件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3处并对其猪肉产品、屠宰工具以及运送车辆进行收缴。开展农村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宣传公务车10台,发放资料5000份,排查假冒伪劣问题5件。共发放整改通知书32份,抽检农药样品59个,送检26个,检查农药标签152张,合格标签134张,农药标签检查合格率达91%。二是加强案件查处。共立案查处违法犯罪55起,罚款14.64万元,移送公安14起,收缴、拆除违法设施215台套,排除安全隐患46处。三是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我县23个临时检查消毒站共检查消毒车辆17453台次,其中运输生猪车辆6247台次,使用消毒药品9.79吨,拦截违规调运生猪产品车辆71台次,无害化处理肉类产品0.78吨。四是加快建立农产品“身份证”管理体系。大力推行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制度,对全县10家绿色食品基地72个产品进行了“身份证”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录入及培训。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严格落实“四挂钩”机制,整县推进追溯体系达标建设,农产品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要全部建立追溯网点、实现农产品赋码标识和可追溯管理,全县共有15家企业完成注册工作。
3、推进美丽乡村创建,打造乡村靓丽面貌。一是纵深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鹤龙湖镇以名特优养殖合作社、协丰种养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为龙头,通过创新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纳米生态养蟹、稻虾共作等产业,带动163户种养大户参与特色种养殖,蟹虾养殖面积达3.57万亩,年产值可达2.32亿元。樟树镇围绕辣椒特色产业,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实施土地整理等措施,着力扩大辣椒种植规模,目前辣椒种植面积达7500亩,建成樟树港辣椒特色产业园2个。加强与省农科院、湖南农大蔬菜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了1个辣椒集中育苗基地和1个辣椒产业院士工作站,现已成功推广应用樟树港辣椒提纯复壮技术。今年我县所申报的6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个美丽乡村全域推进示范乡镇均按创建要求,基本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年底可望顺利通过省市验收。二是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职能,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助力推进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在全县6个乡镇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25000亩,印发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4万份,推广各种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7.6万亩。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采购有机肥1300吨、生石灰2300吨,改良酸性土壤2.3万亩;大力改进施肥方式,编制水肥一体化项目申报材料,申报面积1500亩。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提升方案,实施面积4.62万亩。种植绿肥14万亩。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达55.7万亩,绿色防控面积26万亩。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1个,设立农药减量试验示范区1个,新农药、农药助剂试验示范各1个。做好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置及综合利用。出台制定了《湘阴县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及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由乡镇具体组织实施,计划村村推进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全县已建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中心15个,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点186个,我县与湖南汉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集中处置合作协议,形成了村组收集、乡镇集中、县级处置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方式。加强秸秆禁烧和资源化利用。对全县收割机进行了摸底,登记,对未安装碎草装置的收割机上安装碎草机896台,坚决杜绝未装碎草机的收割机下田作业,形成以秸秆粉碎还田肥料化利用为主,其他形式利用为补充的多途径利用格局。全县秸秆堆沤腐熟还田应用在蔬菜等作物的面积1.8万亩。坚持乡镇属地管理原则,全面落实秸秆露天焚烧责任。县农业、环保等部门成立了联合巡查组,负责对乡镇秸秆综合利用、禁烧工作等工作进行巡查督查,在早稻收割期间,出动160人次,共办理9个案件,处罚4800元,5个农户责令写保证书。推进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完成39个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粪污处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立内湖天然水域常态化巡查机制,严防全县26个湖泊、7条河流、141个水库投饵投肥养殖。拆除反弹投饵机9台套,拆除反弹养殖网箱460平方米,监督174处天然水域解除或更改了养殖承包合同。启动了南洞庭湖周边范围内畜禽规模养殖场退养,截止2019年10月15日,已完成养殖场退养147个,在退养殖场83个;已拆除栏舍面积5.18万平方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稳定运行,截止当前共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病死猪74200头、蛋鸡51只、屠宰产品9540公斤、过期食品620公斤,已基本杜绝了随意丢弃病死畜禽现象。三是推进“大棚房”整治行动。成立了专门的“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湘阴县“大棚房”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湘阴县“大棚房”问题整治整改工作方案》,通过多次排查、对照政策、反复甄别,确认我县存在“大棚房”问题16处、违规棚数29个,占用耕地29.83亩。目前,已全部拆除12处,棚数25个,涉及面积25.04亩,全部复耕到位;已完善设施农业用地手续3处,棚数3个,占地面积3.99亩;土地调规1处,棚数1个,占地面积0.8亩,该项目土地调规已进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窗口受理。整改后我们成立了复垦验收专家组逐步进行了验收,通过了武汉督查组、省、市的验收,同时,完善了《湘阴县设施农用地管理办法》。
4、强化农业服务保障,推进惠农便民工程。一是扎实开展农技推广项目实施。在静河乡湾河口村建立“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示范,打造2000亩核心示范片。积极做好“三项新技术”示范推广,全县共推广“水稻+龙虾”高效生态种养面积达5.6万亩,推广“中稻—再生稻”栽培面积3.2万亩,推广水稻高产绿色优质生产面积7.16万亩。二是切实加强病虫害趋势预测预报。制订了《湘阴县2019年水稻二化螟防控技术方案》,并印发到各个乡镇。共印发《病虫情报》、《病虫防治通知单》46万份,布置全县水稻大面病虫防治6次,茶叶病虫防治1次。对外来物种草地贪夜蛾实时监测与防控。召开专题会议4次、培训460人次,发放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治技术简明手册和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挂图2万多份,安装成虫性诱监测点15个,配备性诱诱捕器90套,草地贪夜蛾乌海得到有效控制。三是严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县23个临时检查消毒站共检查消毒运输车辆21765台次,其中运输生猪车辆9241台次,使用消毒药品20吨,查处拦截违规调运生猪及产品车辆71台次,无害化处理肉类产品0.78吨,对8234个养殖场(户)、1个生猪定点屠宰场、2个仔猪交易市场开展巡查28轮次,扑杀并无害化处理生猪2877头;关停县内小型仔猪交易市场。采集非洲猪瘟环境拭子、组织样品、抗凝血样、病料等3000余份。四是全面落实强粮惠农政策。2018年度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378万元,6月底全部打卡发放完毕;全县2019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8530万元,已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2019年度早稻价格补贴 1074.6万元和适度规模早稻种植大户补贴451.6万元全部核定核实,即将全部“一卡通”发放。五是积极推进农村经营服务工作。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扫尾。全县农村耕地“二调”面积64.71万亩,确权实测承包地面积64.91万亩,共42.5万块。截止目前,全县农户承包合同已签订。信息应用平台建设的硬件、软件安装完成,并通过项目验收,基础数据已导入,各功能模块均可正常应用,即将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平台“互联互通”。确权档案整理已通过政府采购招投标程序聘请第三方公司,目前第三方档案整理公司已经进场作业,档案整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已全面完成全县198个村的清产核资任务,正在进行成员身份确认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为。截止目前,全县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70家,今年新增180家。对3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0家,市级10家,县级331家。加大了培育家庭农场力度。颁发了《湖南省家庭农场认定证书》440家,工商注册150家;今年申报市级家庭农场示范社10家,创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80家。加强了对村级财务的管理。今年对16个乡镇2018年的村居财务进行了抽审,至8月5日,全县16个乡镇(街道办),210个村(居委会)由乡镇经管站、财政所牵头全部开展了审计,以村(居委会)为单位做出审计报告实行张榜公布。县联合审计工作组抽审了31个村,通过本次联合审计,共发现各类财务不规范的问题66个。
5、全面深化党建引领,助推各项中心工作。一是强化党建工作。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两个办法”。根据我局实际,出台了《湘阴县农业农村局党员综合考评暂行办法》、《湘阴县农业农村局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成效评价计分细则》,高标准抓好党支部示范点创建,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引领力。加强了党员管理教育,推广使用学习强国、红星云、岳阳红星网、“岳阳党员E家”、微信公众号。认真执行发展党员严格政治审查制度。扎实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专抓和工作职责。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成效回头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现状和渔制品产业链建设等3个课题,并于10月底进行了调研成果交流。结合主题教育,在局机关开展了“比工作成效、比争项引资、比群众口碑”的“三比”比武擂台赛,督促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检视问题,狠抓工作落实。局党组和全体班子成员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查摆自身不足,查找工作短板,深刻检视剖析。同时,通过设立征求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向乡镇人民政府、局属各单位、各乡镇农技站、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目前共梳理各类问题21个,制定整改措施60余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2个。二是开展农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成立了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湘阴县农业局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湘阴县农业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查实施方案》,并与各二级机构负责人和各乡镇农技站长签订了《2019年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责任状》。组织召开了扫黑除恶工作党组会、推进会、干职工会、退休干职工家属会等一系列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在局和各二级机构办公楼醒目位置设立扫黑除恶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人手一册《湘阴县农业局扫黑除恶应知应会》口袋书,制作大型宣传牌15块,悬挂条幅、制作标语90余条,宣传窗,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扫黑除恶宣传口号。深入辖区内农资经销商、产业龙头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开展走访宣传,切实抓好农业领域涉黑涉恶线索摸排工作,并及时报送相关线索,确保工作开展不留死角。组织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大棚房”清理整治和农业项目实施环境整治等四大专项行动,农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针对中央扫黑除恶第16督导组督导湘阴反馈意见中的问题,结合机构改革实际,我局迅速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整改工作,对涉及到农业农村系统的6个方面8个问题,下发了湘阴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关于落实中央扫黑除恶第16督导组督导湘阴反馈意见(涉农业农村系统)的整改初步方案>的通知》(湘阴农发〔2019〕17号),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改措施细化,责任落实到各班子成员和各科室站所,每一项工作有责任领导、有责任站所、有具体责任人、有完成时限。特别是针对中央扫黑除恶第16督导组督导湘阴反馈意见中的“非法捕捞仍未禁绝”问题,我局认真整改,全面贯彻落实春季禁渔期制度。今年以来,共查处电鱼等非法捕捞案件37起、68人,其中移交公安立案15起、22人,行政拘留9人、刑事立案并拘留13人,没收电鱼(含背包式)及拖吸螺设备42台套,扣押(没收)冲锋舟电船及拖吸螺渔船8艘次,没收销毁地笼、丝网等违规网具2万件。封存的电鱼设备共143台套,收购、宰杀处置鸬鹚300多只。组织开展执法艇驾驶员培训班1期,申请县政府批建、并投入使用高速快艇1艘。完成县域内重要水域禁捕退捕调查摸底工作,掌握了全县捕捞渔民基本情况。已草拟禁捕退捕方案,启动船网评估等相关工作。
二、2020年工作大体设想
1、进一步深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聚力发展“一村(镇)一特”。以新泉优质稻米、杨林寨蔬菜、樟树港辣椒、鹤龙湖蟹虾、三塘藠头、东塘六塘特色水果、石塘黄土萝卜、南湖土菜等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基地。二是大力推广高档优质稻。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持续在全县水稻种植区全面推广玉晶91、玉针香、泰优390、粤农丝苗、兆优5431、野香优莉丝等高档优质、低吸镉、市场销售好和增收明显的水稻品种,逐步形成各个区域的主打品牌。力争2020年全县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2021年达到30万亩以上,高档优质稻占中晚稻水田种植总面积50%以上。进一步规范管理措施、监管手段、主体资格及购销合同,落实订单主体奖补政策,提高订单主体积极性,持续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力争2020年全县高档优质稻订单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三是稳妥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合理规划确定综合种养区域,引导农户(大户)、企业有序实施,2020年稻田综合种养面积保持在10万亩左右。进一步完善稻虾养殖的操作流程、技术规范,向全县农户推广,努力保障稻虾产量。同时,进一步强化有关规定落实,全面推进耕地复垦保证金缴纳制度,有效防止基本农田遭到破坏。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逐步推进以乡镇、地区或县为单位的稻虾及虾稻米收购销售平台建设,力争2020年全县建成区域性平台2个以上。四是有序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以渔制品加工产业链招商为抓手,以发展名特优新水产为主要方向,以池塘养殖为重点,继续加强鱼池升级改造,大力推广优质鲫鲤、鲈鳜鱼、全雄黄颡鱼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鳙鱼、鳜鱼大水面高效绿色生态养殖等新技术,在鹤龙湖、新泉、岭北、南湖洲、湘滨等湖区乡镇集体和国营渔场等重点养殖水域,继续调增中科5号鲫鱼、全雄黄颡鱼、鲈鱼、鳜鱼养殖面积,力争2020年全县特色水产总养殖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五是大力提振畜禽规模养殖。通过盘活养殖潜量恢复一批、招商引资发展一批、政策支持培育一批的方式,全面提高生猪产能,着力推进“繁育、养殖、屠宰、冷链、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力争2020年全县引进大型生猪经营企业1家以上、新发展规模养殖场20个以上、改扩建专业养殖户或专业养殖场100户以上,年出栏生猪35万头以上。继续坚持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监管的相关要求,防止一哄而上,防范有可能出现的新环保问题。坚持落实好非洲猪瘟防控各项措施,努力将疫病风险降到最低。坚持提高适养区养殖门槛,确保生物安全设施完善、环保设施要求达标。加快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力争今年底大型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2020年底全县生猪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2、进一步抓好农产品安全建设。健全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一是加强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推进品牌强农行动。全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业企业品牌。积极开展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整合农业、畜牧、水产检测资源,组建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的农产品检测中心。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工作。三是继续加强对规模种养大户实施可视追溯体系建设。采用“质量合格+标识合格+合格凭证”相结合的形式,推动生产经营者强化质量标识,主动凭证入市,深入探索、加快建立健全合格证管理机制,有力有序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四是继续推行大面病虫防治。增加病虫测报点4个,开通短信群发、微信、QQ等方式发布病虫防治信息。积极开展我县水稻病虫和茶叶病虫绿色防控, 推进我县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力争2020年全县服务组织达26家,全年统防统治面积在58万亩以上。五是强化畜禽质量安全。2020年组织开展兽药、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4次以上,开展2-3次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技能操作培训,继续加大对违禁添加使用“瘦肉精”、三聚氯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健全应急事件处置方案,确保不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问题。同时,集中力量从严从快查办重点案件,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违规使用兽药行为。
3、进一步抓好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一是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扫尾。督促各村迅速将确权证书下发到农户手中,对证书发放过程中发现存在的质量和资料缺失等问题,以村为单位分类统计补齐资料后上报县确权办,由县确权办逐一进行更正补发证书。二是做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严格按照改革任务和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项任务。力争2020年在成员身份认定完成后继续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等工作。三是依法引导农民规范进行土地流转。进一步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扶持力度,明年尽快出台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的政策措施,依法保障农户土地承包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形式,将分散经营的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推进土地集中连片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四是在新型农民经营主体组建服务上再给力。全面完成创建国家示范社1家、省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3家、规范县级示范社60家。2020年从1270家合作社中整改规范200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50家,重点培育有特色有规模,符合当地产业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五是加强村集体财务的监督管理制度的建设。充分利用财务审计成果,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搞好村级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切实规范财务开支,做好村级财务公开工作。
4、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一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力争2020年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3个以上,创建国家级的星级农庄1个、省级五星级星级休闲农庄1个、省级四星级休闲农庄3个。继续对现有的47家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进行运行监测。同时,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力争2020年争取项目资金2亿元以上。二是继续抓好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按照省市创建标准及要求,加强对创建村指导,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督导,力求申报一批,成功打造一批。同时,加强对已授牌村的管理,健全长效机制,防止出现“重创建、轻管理”现象。三是继续加强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创建。相关创建乡镇要紧紧围绕产业业态“三有”、人居环境“三化”、基层基础“三好”标准,对照年度工作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力争在明后两年都成功申报授牌。四是做好金龙镇全省美丽乡村全域推进示范镇创建工作。按照省市创建标准及要求,加强领导、强化举措、压实责任,确保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力争2020年创建省级授牌村1个、省级示范创建村3个、省级美丽乡村全域推进乡镇1个、市级美丽村庄3个以上。
5、进一步提升农业服务水平。一是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和体系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央及省、市统一部署,按照“五有”标准推进农业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充分履行农业行政部门执法职责,进一步拓宽执法领域,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全面做好日常监管工作,积极探索农业执法长效机制。同时,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水平。进一步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和执法管理制度,坚决杜绝无执法资格上岗执法问题。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专职农业行政执法队伍。进一步加大执法责任追究力度,确保执法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同时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能力和和业务素质。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心放在解决农户实实在在的问题上,深入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湖南省万名农业科技人员服务现代农业工程等项目,加快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的转化落地。力争2020年全县辐射推广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粮食生产面积9万亩以上,建设连片超过2000亩的高标准核心示范基地1个,实现水稻周年平均亩产1200公斤以上;培训职业农民2000人;创办高产高效农业新技术示范百亩以上示范片3个以上。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定点监测点定期采集水、土壤和农产品样品送检。通过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核查验收工作。完成5万亩绿肥示范任务,继续完成10个肥料田间试验,推广水肥一体化建设和机械精量施肥技术。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综合防控,着力推进农药减量工作。推进三个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四是继续深入抓好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堆沤还田,做好晚稻秸秆禁烧工作。进一步督促乡镇做好农药包装与农业废弃物回收工作。组织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组织开展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除。
6、进一步抓实党风廉政和队伍建设。一是不断加强廉政建设。围绕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广泛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干部把清正廉洁作为政治的生命线,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恪守廉洁自律准则,勤于自省自警,坚持依法行政,始终保持艰苦朴素作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加强农技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继续加大农业领域扫黑除恶力度。再次对农业行业领域内对本系统干部职工进行摸底排查,确保干部廉洁自律、奉公守法。进一步加大摸底排查力度,深挖线索。积极与各部门协同配合,主动收集、报告线索并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在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极向农民群众进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宣传,严厉打击向农村渗透的黑恶势力,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构建安全有序的和谐乡村。四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优秀乡土人才评选方案,开展优秀民间工艺人才、种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等技能比武活动,评选和挖掘优秀乡土人才,纳入优秀乡土人才库进行培养、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农技专家、土专家、田秀才作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和带领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