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湘阴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 湘阴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 2021-10-25 10:58 浏览次数: 1

 

——2021年10月23日在湘阴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湘阴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范文灿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期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十三五”是湘阴发展史上爬坡过坎、砥砺奋进的五年,是适应新常态、赢得新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县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在连续减总量的基础上年均增长1.81%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去年跃上30亿元台阶,达30.27亿元(含砂石收入),年均增长19.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8%、7.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09:36.75:42.16。强园兴工初见成效。先后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84个,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85


个;绿色装备制造、绿色建筑建材、绿色食品、文旅康养四大主导产业聚优成势;工业园获批省级高新区。三产活力明显增强。2020年,接待游客突破4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2亿元;电商交易额28.7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近5倍。交通网络更加畅达岳望高速、G240湘阴段、G536湘阴段以及机场公路、新乔路、界华路、南白路、临白路等先后建成通车或完成拓改,实现湘阴高速及国道干线公路零的突破,湘阴内联外通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基础建设全面提质。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0.2亿元,建成新泉寺、范家坝和洋沙湖排涝泵站,疏浚渠道6307公里,清淤塘坝4736口,防洪保安能力明显提升;改造升级1487个台区电网,完成4G、5G基站建设581个,全县电力网安全高效、信息网扩容升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建、改扩建城乡学校和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8590个;新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完成三医院改扩建,启动中医院整体搬迁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77个;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等工作扩面提标。民生底线筑牢兜实。办成省市重点民生实事126件;化解信访积案55件,“问题楼盘”、民间金融公司借贷纠纷得到有效处置;全方位防控重大风险,政府债务安全可控,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激烈竞争的周边发展态势,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奋进全省十强县、建设省会卫星城”总目标,强力推进强园兴工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亿元、增长16.2%剔除砂石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043元、22859元,分别增长6%、7%。

(一)坚持兴实体、促转型,产业发展走势强劲

1.现代农业质效齐升2021年,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5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带动农户187247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90 家、家庭农场464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28家、规模以上休闲观光农庄39个;共有“两品一标”农产品48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省著名商标32个、省名牌产品40个。樟树港辣椒小镇获评全省农业特色小镇,我县成为全省唯一获有两个省级特色农业小镇的县(市)。

2.工业发展稳健向好。2021年,预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达162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80亿元、增长15%。完成工业投资95亿元、增长33%;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0亿元、增长79%。高标准建成全省首个县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打造科技创新平台23个,实施科研计划84个,引进组建创新人才团队53个,创建“双创”基地6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4家,创新驱动发展走在省市前列。获评湖南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产业园。义丰祥等7家企业获评省“产融合作”制造业重点企业;西姆西科技、菲德克新材料等3家企业获批省级“小巨人”;金为新材料获批省“破零倍增”倍增标杆企业;铂固标准件获批省“湖湘精品”试点企业。

3.服务业提档升级。2021年,预计新增规模以上商贸业、服务业企业22家、达138家。电商交易额约33亿元、增长15%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9月接待游客4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77亿元。成功举办洋沙湖新春魅力灯展、第六届乡村旅游节暨樟树港辣椒节、首届稻田文化艺术节。“湘阴面馆”走进深圳、东莞、长沙、岳阳等大中城市,发展门店达66家。中央电视台《千城百味》栏目组专题报道“湘阴味道”,樟树港辣椒、鹤龙湖蟹虾等已成为湘阴的美食名片。

(二)坚持稳投资、扩开放,发展动能更加充足

1.新片区建设全新开局。按照 一共享五统筹一统一工作要求,湘江新区湘阴新片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开局良好。积极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对接,已编制完成《湖南湘江新区湘阴新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大纲(含交通专题)》。省政府批复同意我县14平方公里面积调入湘江新区核心区范围,包括金龙产业组团10平方公里和虞公港组团4平方公里。按照年内具备开工条件的目标要求,加速推进虞公港及港产联动区开发前期工作,与深圳盐田港港航发展公司基本达成合作共识。统筹规划推动交通融长项目,许广高速茶亭互通至长沙绕城高速连通工程列入省“十四五”交通规划第一批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岳望高速金龙互通、芙蓉大道北延工程、湘江北路连通工程、樟树港大桥及金雷大道工程等标志性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学、研、产、城”融合思路,积极推进天鹅山大学科创城建设,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湘阴项目一期完成主体工程,湘杏学院正在加快转设工作,湖南网信学院、湖南智能科技职业学院等正在申报办学。

2.招商引资注重质效坚持以高质量招商促推高质量发展。1-9月全县共引进优质产业项目37个,金龙科创港、云川机械、台协机械、普拓液压等29个项目投资额在亿元以上,协议引资217.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4.5亿元。华能天然气发电、深圳盐田港港航发展公司投资建设开发虞公港两个重大项目即将正式落地。

3.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年初铺排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实事项目71个(含省市重点项目20个),1-9月完成投资51.6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3.9%。新湘阴二中、城北片区教育配套设施等重大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平益高速南阳、白泥湖两座湘江特大桥顺利合龙,预计2022年全面建成通车;城乡供水一体化、中医院整体搬迁、可孚医疗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虞公港一期、湘江北路北延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4.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46条措施,扎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七大攻坚行动”,全县“重商、亲商、安商、富商”氛围日益浓厚。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5856项,与广东佛山南海区合作推出“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418项。“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实现全程网办。中介服务超市全面启动。

(三)坚持抓统筹、优环境,城乡品质持续提升

1.坚持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整合优化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突出“一心引领、两极带动、三轴联动、三区互动、多点培育”,基本完成《湘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及相关专项编制工作。正在高标准编制《湘阴高新区总体规划》《湘阴高新区虞公港片区和洋沙湖部分片区总体空间发展规划》。全面启动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初步完成鹤龙湖、樟树镇2个试点镇规划和11个试点村村庄规划。  

2.优化城市功能。突出城市“补短板”,毛家巷、福鑫市场等38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工建设,完成教育局宿舍、自来水厂小区等6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质改造建新路,拉通冬茅路东延线、原吉北路,城区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全面完成;新建滨江路污水管网,改造文星路、芙蓉北路雨水管网,完成通达湖、墈公塘等4处黑臭水体治理;城乡公交一体化加速推进,新开通城乡公交线路9条,调整公交线路5条。加大城区绿化建设和养护力度,绿化覆盖率达39.66%。大力开展“交通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清除拥堵路段的停车泊位250个,增设道路临时停车泊位1600个,广兴立体停车库建成投入运营。

3.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县210个村(社区)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年内完成水利工程110多处,建成6处小型泵站,疏浚渠道169公里,清淤塘坝402口,除险加固小Ⅱ型水库18座,硬化湘资垸一线堤防33.35公里。改造硬化农村道路76公里,实施农村安防工程415公里、窄加宽工程11公里,改造危桥15座。成功签约岳农集团,深入开展智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合作,助推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4.提质生态环境。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果,深入推进“水、气、土”环境治理,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90.1%。持续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和“洞庭清波”等专项行动,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樟树港、横岭湖、洋沙湖等国省市控断面水体水质整体达标。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原县广兴化工重金属治理、原县铅冶炼厂土壤治理如质如期完成,大冲村农田土壤转移至建设用地覆土试点项目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湘江流域重金属超标问题完成整治。积极发展和推广新能源,获评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四)坚持强保障、惠民生,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1.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月增至113元/人,实现全民参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退捕渔民实现人员参保与资金补贴两个100%到位。城区非居民和居民用气价格分别下降18.1%、7.8%,启动实施城乡供气一体化工程。全面落实稳就业举措,积极实施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和就业优先政策,1-9月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801个,新增城镇就业4410人、失业和困难人员再就业3867人。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每月分别提高到575元/人、385元/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补助年标准提高到6006元/人;新建、改扩建养老服务机构9个,康尔乐惠立老年公寓主体竣工。

2.公共服务全面提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大教育设施资金投入力度,调优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新二中投入使用,县一中维修改造、一职专学生公寓新建工程全面竣工。建成我县及周边地区最大的室内恒温游泳馆,全县体育设施总面积达151.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中医院整体搬迁稳步推进,人民医院传染病区)能力提升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妇女儿童医院建设启动,杨林寨卫生院提质改造即将竣工。

3.综合治理精细高效。科学统筹、周密谋划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入推进越级上访秩序专项整治和城乡建设领域信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信用意识普遍增强。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进一步转变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县人大、县政协充分发挥监督支持作用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一是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运行保持高位增长面临巨大压力,受多重要素制约,部分项目投资计划进度滞后。二是经济总量不大,可用财力不足,工业实力不强,园区亩均产出效益不高,缺乏大项目、大龙头支撑。三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不够优质均衡。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预期目标和措施

2022年是我县“奋进全省十强县”跨越式发展的赶考之年。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积极投身岳阳“三区一中心”建设,实施“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我县实际,提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增长8.7%(剔除砂石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1.以“五好”园区创建为核心,促推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强园兴工”战略不动摇,全力以赴创建“五好”园区,做大企业规模、做强园区特色、做优产业结构。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力争工业税收过4亿元。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企业技改扩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速园区道路、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商贸、娱乐等生活服务配套,补齐园区短板。全面推进“五园十企”培育工程,重点推进智能医疗装备产业园、智能机电产业园、激光设备产业园、不锈钢芯板产业园、航天通用设备产业园5个“园中园”建设;重点支持可孚医疗、昊志机电、远大可建、远大新材料、大科激光、金为新材等10家龙头企业发展,力争年内本土上市企业“破零”。

2.以特色规模种养为重点,提升农业品质效益。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推进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5万亩、总产量51万吨以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支持鹤龙湖蟹虾小镇和樟树港辣椒小镇两个省级特色小镇发展,稳定发展高档优质稻30万亩,发展辣椒、藠头等特色蔬菜种植3.6万亩,蟹虾、鲈鱼等特色水产养殖1.5万亩,稻虾种养10万亩。

3.以文旅农旅融合为引领,全面激发三产活力。突出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十大重点领域,大力实施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创新驱动、品牌打造四大工程,确保新增规上服务企业12家。支持杨林寨乡、三塘镇等乡镇创建省级特色小镇。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力争电商交易额突破40亿元。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启动乡村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试点。加强湘阴文庙等文物保护利用,启动柳庄提质开发,力推美丽乡村游、人文研学游、休闲度假游、江湖湿地游,主动承接长株潭辐射带动效应。

(二)始终突出项目建设,稳定投资增长态势

1.全面推进新片区建设。以湘阴新片区“十大标志性工程”为引领,强力推进湘阴新片区建设工作。突出抓好虞公港一期工程建设,借力深圳盐田港港航发展公司,加强与湘江集团合作,市场化运营,确保虞公港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聚焦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扎实推进金龙互通与长沙绕城高速联接工程、芙蓉大道北延工程、湘江北路连通工程等相关工作,加快启动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天鹅山大学科创城开发,力促湘杏学院建成开学,启动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二期工程建设,新引进高等院校1所以上。尽快确定合作开发建设模式,全面启动金龙先导区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湘江新区对接,借助湘江新区平台,最大限度的争取专项债、用地指标、审批授权、改革试点等更多政策资源支持,为湘阴新片区发展赋权赋能。

2.持续扩大招商引资。积极探索平台招商、委托招商、金融招商新路径,扎实做好亲商、安商工作,提供“亲情式”服务。紧紧围绕“一园、一城、一港区”三大阵地,瞄准绿色装备制造、绿色建筑建材、绿色食品、文旅康养四大主导产业招商,紧盯重大项目招商、产业链项目招商。深化与深圳上市公司协会、广东中小企业局等单位的合作,加强与财信基金等投资基金对接,主动承接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利用好湘江新区平台资源,加强宣传推介,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全年确保引进产业项目30个以上,力争过10亿元项目5个以上、过50亿元项目1个,确保10个以上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3.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稳投资、促增长。围绕省、市、县三级政府重大项目,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以“店小二”的精神,做好项目推进进程中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和协调服务。深入开展集中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华能燃气发电、可孚医疗二期、丰树物流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平益高速湘阴段、虞公港一期、城乡供水一体化、中医院整体搬迁等重大基础和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增添发展动能。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樟树港大桥及金雷大道工程、金龙互通及长沙绕城高速连通工程、武警直升机场公路延伸线等重点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美丽宜居湘阴

1.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扎实做好稳岗就业、易地搬迁后扶、资金资产项目管理等工作。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创建、特色水产产业培育、特色蔬菜产业培育等乡村振兴“十大引领性工程”,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支持农业企业和新型主体做大做强,提质乡村经济发展。完成产业路建设50公里、农村安防工程155公里、改造危桥16座。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万户,争创省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5个。

2.切实强化城市建设管理。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整合优化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形成特色鲜明的城乡空间框架,推进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加快“一湖两路”、原吉路建设,拉通嵩焘北路;强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成湘江水厂,提质改造乡镇水厂5个、供水管网35公里;实施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改造提升城区20处雨污管网;改造老旧小区16个2296户、建设保障性住房1610套。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县大数据中心,推进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3.继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全面加强建筑工地扬尘、秸秆焚烧、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确保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完成减排降碳市定目标。持续开展“十大清湖行动”,常态化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严格落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从严整治“河湖四乱”,加快实施鹤龙湖综合治理项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源管控,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试点示范。

(四)聚力保障改善民生,巩固和谐稳定局面

1.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民生领域补短板、兜底线,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稳岗扩就业政策体系,积极推行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落实城乡低保、五保、养老金提标,逐步缩小与其他县市的待遇差距,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110户。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构建全民免疫屏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规范社会救助监管。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养老服务和管理,统筹做好福利、助残、慈善等工作。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善各类涉企优惠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力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严格执行“1+4”系列文件,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激励干部主动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新中医院建成投入使用,规划启动县妇女儿童医院、疾控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改建农村公办幼儿园14所,建成金龙学校,完成湘阴一中南校门建设等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加快文庙周边整治工程进度,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立健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体系。

3.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网格+”融合发展机制,强化“城市快警”和治安巡逻队伍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学校、医院、公交等重点部位安全防范等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体系。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形成诚信建设良好的社会舆论,着力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规范化、长效化。

各位代表,做好2022年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与支持下,拼搏进取、真抓实干,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