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办发〔2024〕12号
中共湘阴县委办公室
湘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湘阴县“1+1+X”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文星街道党工委、文星街道办事处,县直及驻县各单位:
《湘阴县“1+1+X”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湘阴县委办公室
湘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9月13日
湘阴县“1+1+X”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构建具有湘阴特色的“1+1+X”现代化产业体系,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中共岳阳市委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1+3+X”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湘阴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产业定位。对标省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求,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加快构建“1+1+X”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培育县域特色新质生产力。“一主”即以新能源装备、新型建筑装备、工程机械装备为主攻方向,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主导产业。“一特”即充分发挥优质粮油、水产、蔬菜等资源禀赋和农业传统优势,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特色产业。“X”即依托区位、交通、港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基础条件,培育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硅砂新材料、现代文旅、大健康、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
(二)总体布局。湘阴高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新型建筑装备、绿色食品加工等主特产业,培育发展大健康、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工程机械装备、现代港航物流、硅砂新材料、低空经济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乡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文旅等产业。
(三)发展目标。到2026年,湘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主特产业聚集度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在全省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产值占比、税收占比、投资占比及提升度进入全市前列。产业实力更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进入全市各县市前列,规模工业增加值150亿元以上,湘阴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过千亿元,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初具规模。产业结构更优,三次产业结构比更加合理,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产业质效更高,税收过亿元工业企业、本土上市企业实现破零,园区亩均税收达到全市平均水平,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超过70%,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产业财税产出率、工业税收贡献率居全市前列,单位GDP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
到2035年,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1+1+X”现代化产业体系,湘阴高新区、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分别过2000亿元、1000亿元,形成2个以上500亿元产业、10家以上50亿元企业,规模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做大主导产业
1. 新能源装备。以新能源材料、太阳能光伏、储能电池为主攻方向,依托湖南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产业园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对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着力引进电芯、动力电池、储能设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链上企业项目,促推力合厚浦、鑫政新能源、恒创睿能、金为型材二期光伏支架等项目全面达产,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加快集聚、形成规模。到2026年,全县新能源装备规模以上企业达30家,年产值达50亿元。(责任单位:湘阴高新区、工信局、发改局、商务粮食局、科技局、洋投集团)
2. 新型建筑装备。抢抓国省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政策机遇,以远大不锈钢芯板工厂化“活楼”应用和凯博杭萧的钢管束支撑体系、格构式组合结构技术为重点,以远蓝住工新型农房项目为补充,以建华建材、航天康达、百信钢构、福湘家居、福湘涂料、金彩螺等桩基础、紧固件、装饰板材、绿色墙材、保温材料、艺术涂料等企业为配套,以引进防水、隔音、室内装饰、新风系统等企业为延伸,构建集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生产加工于一体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不锈钢芯板建筑和装饰装修建材产业集群。把握建筑装备发展方向,积极推动建筑装备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大力引进各类建筑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建材产业企业信息库,积极与市产业联盟相关链上企业联系沟通,进一步加大绿色建筑建材产品的推介和应用,推动建设一批示范性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市场、壮大规模。到2026年,全县新型建筑装备规模以上企业达40家,年产值达130亿元。(责任单位:县住建局、湘阴高新区、工信局、商务粮食局、科技局、城发集团)
3. 工程机械装备。依托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充分发挥通江达海和通关便利优势,积极承接、配套、服务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临港生产需求,重点对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头部企业,积极引进相关构件、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等链上企业,建设工程机械零部件集散中心、加工中心、组装中心、集成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起服务全省的“金属材料—零部件—装备集成—总装建造—配套服务”产业链体系。到202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程机械装备企业达20家,年产值达20亿元。(责任单位:工信局、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商务粮食局、科技局、洋投集团)
(二)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1. 现代农业。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坚持农林畜渔并举、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人才、技术、资本、信息、数据等各类要素资源向农业农村有序流动,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守牢74.4万亩耕地红线,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0亿斤以上。发挥樟树、鹤龙湖、杨林寨、南湖洲、三塘、石塘等乡镇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辣椒、藠头、食用菌、螃蟹、鲈鱼、鳜鱼等特色种养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促进种养效益提升。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湖南辣椒产业集群项目,大力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三年行动,加快完善冷链仓储、电商物流、质量追溯体系,促进种养加一体、产供销衔接。精准落实奖补政策,大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两品一标”产品认证。建立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和农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到2026年农业总产值达15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商务粮食局、自然资源局、城发集团)
2. 绿色食品加工。围绕打造、延长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和链条,打响“精致调味、大宗粮油、特色佐菜、休闲食品”品牌。以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华康食品等为龙头,做大做强做精调味品加工;以长康实业、金惠农业科技等为龙头,进一步拓展大宗粮油加工,着力解决“稻强米弱”问题;以海日食品、华康食品、阳雀湖剁辣椒、百树山干菜、石塘萝卜等为重点,提升特色佐菜品牌竞争力;以海日食品、横岭湖渔业等为重点,积极研发即食型产品,促进休闲食品加工发展。依托佳海食品产业园,大力引进鱼虾、蔬果、畜禽等食品加工企业,配套发展农产品预处理、冷链物流、包装印刷、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对预制菜、功能性保健食品以及食品研发、检测、包装、展销等配套支持,创建一批省级农产品生产基地。到2026年,全县规模以上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达60家,年产值12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湘阴高新区、工信局、商务粮食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
(三)着力培育新兴产业
1. 现代港航物流。抢抓虞公港及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建设机遇,重点发展转运、仓储、集疏运服务等港区生产物流,建设“粮食、能源、水上绿色综合服务”中心,积极争取设立煤炭、粮食等大宗物资储备基地,延伸加工贸易功能,构建港口航运物流供应链,打造港航物流综合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城乡配送物流、冷链物流等优势物流产业,加快城发集团冷链物流园建设,支持丰树物流等物流企业运营,持续推进城乡客货邮项目,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积极培育无人机物流、智慧物流等新业态。大力引育龙头型物流企业,到2026年全县力争培育引进1家以上5A级物流企业、2家以上4A级物流企业。(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发改局、商务粮食局、农业农村局、城发集团、洋投集团)
2. 硅砂新材料。发挥砂石资源禀赋优势,强化砂石资源保障,加强砂石产需衔接,在满足合法用地及集中设置砂石采矿权条件下,引导联合重组,促进产业集聚。积极引进石英砂加工企业,建设生产基地,为后续深加工提供原材料。规划布局硅材料产业链,引进玻璃、坩埚等硅制品生产企业,打造中部乃至全国硅材料产业基地。到2026年,全县规模以上硅砂新材料企业5家以上,年产值达50亿元。(责任单位:洞庭新实业集团、工信局、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湘阴高新区、商务粮食局、水利局)
3. 现代文旅。依托湘阴自然生态资源、人文历史底蕴和当前市场需要,高标准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借助省市旅发大会、文博会、旅博会、文旅展销会等重大活动开展营销推介,扩大湘阴旅游知名度。围绕人文、美食、民俗、假日等主题,引导各乡镇(街道)、市场主体创新打造一批与时代潮流、本地特色相交融的节会品牌。鼓励洋沙湖景区开发新兴旅游业态。推进左宗棠文化园创建国家级4A景区。大力培育星级旅游饭店,发展高品质旅游住宿业。充分发掘本土民俗文化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鹅形山、青山岛旅游民宿。持续推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到2026年,力争年旅游人次突破10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责任单位:县文旅广体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局、横岭湖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鹅形山森林公园管委会、左公旅投公司)
4. 大健康。强化大城市周边县城、省会“卫星城”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医药及美妆、健康食品、医疗器械及健康装备制造业。支持可孚医疗发展,加快善源生物二期建设,推动健康医疗器械装备和保健食品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公办医养康养机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社会办大型医养结合机构走集团化、连锁化发展道路。培育壮大银发经济,打造智慧养老+医疗服务+康养新模式。(责任单位:县卫健局、民政局、工信局、商务粮食局)
5. 低空经济。充分利用湖南低空空域改革试点成果和湖南省北斗低空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成果,切实做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和湘阴通用航空机场招商建设运营工作。支持湖南湘江河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引领,加快形成以无人机驾驶培训、航空服务、无人机全自动机场以及集群智能管控系统为核心的产品体系。(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工信局、商务粮食局、科技局)
6. 数字经济。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大力引进和培育电子商务、移动支付、5G 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龙头企业和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智赋万企”行动,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融入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统筹整合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人社、智能电网、智慧物流等平台资源,打破数据壁垒,盘活数据要素,建设智慧城市。力争到2026年,60%以上的规上企业上云上平台,数字经济年均增长15以上。(责任单位:县工信局、数据局、湘阴高新区、商务粮食局、科技局、城发集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调度。县委、县政府实行每月调度、季度讲评、半年小结、年终考核,由各产业链长和工作专班建立定期协调推进机制。各牵头责任单位与相关责任单位紧密配合,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细化年度工作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动态跟踪、监测、分析,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二)强化精准招商。落实“1+3+3+6+X”招商工作机制,依托湘阴高新区、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两大平台,统筹湘阴高新区、临港产投公司和虞公港公司三支力量,发挥异地商会、乡镇商会桥梁纽带作用,依托产业基金、产学研平台、产业龙头企业,推动实施“企业满园”和乡友招商三年行动,推动招大引强选优实现重大突破,加快产业集群成链。
(三)提升承载能力。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小管委会+大公司”运行机制,加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及生活配套建设,加大清理处置低效闲置土地力度,盘活园区存量土地,推行“弹性供地”方式,落实项目“拿地即开工”。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实体运行,提档升级“园区事园区办”“一件事一次办”,重点新开工项目“四证齐发”率100%。与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建立高效协同的互动机制,做好产业定位、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等服务,确保园区间携手共进、合作共赢。
(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高层次产业创新人才支持政策,高效运营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强化用地、用气、用电、用工、金融等要素服务保障,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围绕“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持续推进重点企业培优倍增行动,支持企业技改扩能,深化“智赋万企”行动,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壮大一批行业龙头、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持续深化“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开展“送解优”行动,着力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政务服务水平。建立市场主体诉求处理闭环机制,完善政企诚信履约机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从严规范涉企检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附件:湘阴县“1+1+X”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责任分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