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网转载

产业“造血”拔穷根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9-08-21 00:00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贫困地区拔穷根,从“输血”变“造血”,发展产业是根本。

  推进产业扶贫,湖南蹚出“四跟四走”的路子,即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这些年,湖南在精准扶贫上做得是认真务实的,探索的产业扶贫‘四跟四走’路子要落实好。”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省农业农村厅深化“四跟四走”产业帮扶举措,形成“一瞄二选三突出”新模式,即瞄准贫困对象,优选项目和企业,突出利益联结、金融参与、风险防控等机制建设,推动产业扶贫向纵深发展。

  瞄准对象,提升贫困农民参与度

  暑去秋来,会同县宝田茶场依旧茶香弥漫。这里生产的有机绿茶,源源不断出口欧盟。

  “茶场每赚10欧元,有7欧元要发给贫困户。”茶场负责人曹书安告诉记者。

  宝田茶场所在的旺龙村,地处海拔700多米的大山深处。全村286户,其中118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4年前,潇湘茶业公司进驻旺田村,带动大家发展茶产业脱贫。贫困户以土地和财政帮扶资金入股,潇湘茶业公司投资办厂并负责经营,但七成利润归贫困户所有,按股份分红。

  为了带动全村贫困户脱贫,公司千方百计降低门槛,送种苗、送肥料、送技术,贫困户只要出劳力,人人都能参与。

  曹书安估算,两年后,村里2000亩高标准茶园丰产,村里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年人均分红4000元,可实现长久稳定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省里精准确定了有劳动能力、有产业发展愿望的贫困对象,形成“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数据库。

  精准助推产业扶贫,省农业、财政等部门将每个项目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总量与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直接挂钩,按照人均2000元的标准,采取直接帮扶或委托帮扶。

  “宝田茶场示范的委托扶贫模式,产业带动脱贫效果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评价,宝田模式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数据为依据,吸纳贫困户入股;按照帮扶人口数量,确定产业规模,制定实施计划,避免了“扶农不扶贫、扶富不扶贫”。

  优选项目,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力

  项目有特色,产品有市场,产业扶贫才有效益。

  按照“一县一特”的思路, 2016年,省里出台《湖南省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每一个贫困县都明确了特色优势产业;省农业农村厅还拿出了特色经济作物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粮油产业扶贫发展方案。

  几年来,全省形成了以有机粮油、特色蔬菜、优质水果、品牌茶叶、特色养殖、特色林产品、道地药材、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为主导,以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对产业扶贫,省里只拿规划,并不直接管项目。”一些贫困县的扶贫干部称,审批权下放到县,项目决策更加精准。安化黑茶、保靖黄金茶、吉首猕猴桃、麻阳冰糖橙、靖州杨梅、南县小龙虾、新晃黄牛等产业特色鲜明,都享受了政策重点扶持,农民建基地有补助,企业创品牌有奖励,产销对接有平台。

  从去年起,省农业农村厅组织贫困地区农产品,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助推安化黑茶、炎陵黄桃、大湘西水果、湘江源蔬菜、南县小龙虾等特色农产品“南下、北上、东进”,拓展国内高端市场。

  安化黑茶走红全国茶市,年综合产值已突破15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32万人;“新晃黄牛”入选全省首届十大农业品牌,带动4000多个贫困户,赶着黄牛奔脱贫。

  产业“龙头带”,脱贫“跑得快”。连续3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实施“千企帮千村行动”,组织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市级龙头企业,对接1000个贫困村,建立产业扶贫基地600多万亩,把“扶贫车间”建到贫困村,带动逾10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完善机制,确保产业发展可持续

  产业扶贫重在因地制宜,贵在长效机制。

  近几年来,省农业农村厅突出利益联结、金融参与、风险防控等机制建设,激发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

  通过多年扶持,全省大部分贫困村已建立1个或1个以上的农民合作社,基本实现了合作社对贫困户的全覆盖,普遍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3种利益联结机制。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有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帮扶企业与贫困农户必须签订帮扶合同。直接帮扶项目主要通过提供技术服务、设定最低保护价、明确违约责任来保证贫困户产品的产出和收购,确保“产得出,卖得了”;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项目,主要通过设立保底分红、劳务优先用工、土地集中流转等保证贫困户收益。

  引金融“活水”,润乡村沃土。省农业、财政、金融等部门协同发力,实施“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家庭创新开展“扶贫特惠保”,积极推进扶贫“财银保”,为产业扶贫注入金融“活水”。

  2014年以来,全省投入资金近100亿元,实施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380多个,带动80多万贫困人口融入产业链,精准“拔穷根”。(记者 张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