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来源: 湘阴县地方志编纂室   2024-05-17 10:03
浏览量:1 | | | |

  湘阴历史源远流长。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开拓。

  至夏代,为三苗部落所居。

  周代分封诸侯,湘阴地属楚国。

  周文王徙罗子国遗民至湘水之南,县境为罗子国。

  秦始皇废封、行郡县,改为罗县,隶长沙郡。

  西汉高祖刘邦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吴改长沙为国,东汉建武七年复名长沙郡。或国或郡均为其属地。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徇定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罗县属刘。刘备、孙权以湘水为界分治荆州后,罗县归孙,仍隶长沙郡。至晋代隶属未变。

  南朝宋元徽二年(474),湘州刺史王僧虔为安置巴峡流民,上表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沿湘江地域置一新县,名湘阴,属长沙内史,县治设琴棋望(今三塘镇境内,今县芦苇场鲇鱼洲中部。又说设黄陵山)。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县治迁黄花城(今鹤龙湖镇黄花岭)。

  隋开皇九年(589)省湘阴入岳阳县,县治迁长乐(今汨罗市长乐镇)。

  开皇十一年(591)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县治又回迁至春秋罗子国都城、秦代的罗县县治古罗城(今屈原行政区马头槽)。

  唐武德八年(625),并罗县入湘阴,湘阴县治迁城江城(汨罗市川山坪镇常公村)。此时县域广阔,地辖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

  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因地域太广,难于治理,遂析湘阴县东部地置昌江县(今平江县),同属岳州。

  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县治再迁白茅城(今汨罗市川山坪镇石桥村)。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湘阴改属潭州(今长沙市)。

  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县治迁湘江之畔的瓦碎潭,即现在的县城(文星街道)。

  元成宗元贞年间升湘阴为州,属潭州路,文宗时又改属天临路。

  明洪武二年(1369)降州为县,属长沙府。

  清朝仍属长沙府。

  民国初年直属湖南省。1937年底,湖南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设行政督察区,湘阴均属第一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湘阴属长沙专署,1952年属湘潭专署,1964年属岳阳专署。

  1966年,划出湘阴县东部5个区建汨罗县(后改市)。

  1986年,属地改市后的岳阳市。